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黑送子车卷土重来
2007-11-07 06:15:0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蒋 思 王 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本报资料片

 

 

本报资料片 □ 白林鹤 摄

 

 

  东北网11月7日电  没有任何“送子车”标志的黑车每天在学校门口接送学生;定员14人的面包车里却挤进了20多个孩子……天气越来越冷,一些家长明显感到接送学生吃力,纷纷开始为孩子选择送子车作为上学的交通工具。然而,送子车无证经营、超员等违规现象,又在2007年的这个冬季卷土重来。

     黑车校门口“拉客”

  

  11月1日16时左右,正是放学时间,在哈尔滨市公滨小学门口,已经有七八辆送子车停在这里。记者注意到,一辆没有任何“送子车”标志的面包车停在二环桥下的停车场,几名背着书包的学生打闹着跑过了车流湍急的公滨路,上了这辆车。

  记者佯称要给家住气象台附近亲戚的小孩找一辆送子车。一个40岁左右的女人过来搭话,称她的车顺路,可以给捎一下。记者称要看看车况,中年妇女便把记者带到了停在学校门口不远处的一台同样没有任何“送子车”标志的面包车前。拉开车门记者看到,车上已经坐了8个孩子。一名小女孩问“什么时候可以走”,司机说还有2个同学在学校里面扫除,等他们出来后马上就走。中年妇女对记者说,这是她自己家的车,所以要价比正规的送子车要便宜,一个月160元。当记者表示“想找一台正规的送子车”时,中年妇女说:“正规的送子车早满员了,再说,往你家那个方向也很少有正规的送子车。”

    部分送子车严重超员

  

  11月1日16时40分,哈尔滨市阳明小学校的门前,停着几台没有任何“送子车”标志的松花江微型面包车在等着接学生。记者在一辆车上看到,车内两边的座位已经被改造成了三条长凳,过道上还摆满了小板凳。车内没有任何灭火设备,地板已经脏得辨不清颜色。车内弥漫着浓重的汽油味和烟味。

  随着学生一队队走出校门,几辆停在门口的面包车也纷纷发动引擎。在一辆没有任何“送子车”标志的中型面包车上走下来一个穿着军大衣的中年妇女,她站在车前不时向校园里几个往门口走的孩子招手,还不停地大声喊着:“快点,就你们慢,都等你们了。”而车内的12个孩子正在打闹,2个背着书包的男生从车上跑下来,追打着跑到了路边。

  不一会儿,又有8个孩子陆续上了这辆送子车。“你往这边串串,你个子小和他们挤一个座吧。大家都谦让一点,挤挤都能坐下。”中年妇女忙不迭地帮孩子安排座位。最后,定员14人的中型面包车里“塞”进了20多个孩子。

  当日16时50分,在哈市香坊区香滨小学门前,送子车超员的现象也同样存在。在一辆额定载客7人、没有任何“送子车”标志的松花江面包车内,副驾驶座位上坐着一个孩子;后排座位已经被改成两条板凳,上面挤着8个孩子。这时,一个背书包的小男孩急匆匆地跑过来,司机紧张地向四周看了看,拉开车门把小男孩“塞”了进去。当记者以家长身份询问车主“能否在车内加座”时,正在抽烟的车主十分痛快地说,你孩子来也能坐下,中间还可以加小板凳。

  11月2日7时10分,道外区南马路小学门口,从一辆车窗上贴满花花绿绿卡通画、没有任何“送子车”标志的面包车上下来了9个小学生。最后从车上下来的一个小女孩撅着嘴说:“车上太挤了,把妈妈给我带的饭都挤翻了。”在南马路小学另一个侧门口,一辆额定载客7人的送子车上坐着10个孩子。一名女孩抱着个子稍小的女孩坐在车的后座上。下车后,一名女孩告诉记者,前一阵子车里是8个小孩,可是这两天天冷了,又加了2个小孩。

  当日7时05分,位于哈市和平路上的和平中学门前穿梭着各种送学生的车辆。一辆没有送子车标识的松花江微型面包车停靠在路边,车窗上都贴着黑色的遮盖膜。车刚刚停下,从车上下来8个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学生。记者以家长身份上前询问,车主说,这车是他自己的,每天早晚都来学校接送学生。这几天天越来越冷了,给孩子找送子车的家长也多了。车主还一再叮嘱记者“最近查得严,遇到检查你就让孩子说是我亲戚,是我顺道儿送上学的”。

  11月5日16时15分左右,在位于哈市道里区森林街和地段街交口的兆麟小学门前,各种接孩子的车辆排满了兆麟街和森林街两侧,长达百米。放学铃声一响,学生们背着书包跑向这些面包车。记者注意到,只有十几辆车挂着送子车的统一棚灯,其余二十几辆车都是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车。

 

 

责任编辑: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