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9日电 在大庆市特困群众居住较集中的北辰小区有一所爱心小学,是专门针对低保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子女就学困难建立的全日制小学。7日,记者走近这所学校的孩子们。
爱心小学的运动场有400多平方米,设有网球场和篮球场。在一群正在上体育课的孩子中,记者看见了笑得很开心的许晓慧。她是五年三班的学生,父亲智残,母亲患有结核病,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一家人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供晓慧上学、给母亲买药治病了。4年前,大庆市爱心学校成立,政府给晓慧免了全部学费,她终于如愿以偿读起了书。“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在这里读书很快乐。今年儿童节,学校还给我和其他家里困难的同学一起过生日,邻居的小朋友们都很羡慕我。”晓慧得意地说。
像晓慧这样的低保家庭子女和特困企业职工子女,在大庆市爱心学校有334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60%以上,这些孩子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全部由当地政府和学校承担。记者看到,学校的设施和教学条件与其他小学比并不逊色,设有微机室、乐器室、图书室、语音室、阅览室、课件制作室、网络总控制室等各种教学教室。教师全部是从区属各学校选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
链接
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我省又出台了《关于城镇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的实施办法》,省级财政安排资金2977万元,为全省22万名城镇困难家庭学生免除了学杂费、提供免费教科书,并为寄宿生提供生活补贴。同时,有关部门还针对高校贫困学生建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积极推进助学贷款、开通贫困学生入学的“绿色通道”,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贫困生的教育救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