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2日电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最新统计显示,1至9月份哈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091.5元,同比增长14.2%。权威部门预测,今年哈市确定的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增长6%的目标可如期实现。
种粮收入始终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去年,哈市农民人均收入4405元,其中种粮收入的比重达55%。今年,哈市粮食生产经过结构调整、增加投入,抵御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总产量达到97.5亿公斤,夺得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据有关部门调查,今年全省秋粮上市价格呈现“一高两稳”,既大豆价格高,初市价格为每公斤3.2元,近期已达到每公斤4元左右。水稻和玉米虽未大量上市,但初市价格与去年持平,尚有一定增长空间。因此,有关人士认为,哈市在大旱之年夺得粮食生产第二丰收年,加上较为理想的市场价格,进一步奠定了农民增收的基础。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今年,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哈市劳动力转移人数及收入再创新高。据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统计,截至10月末,哈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120多万人,比去年全年增加近3万人,收入达56亿多元,同比增长10%。预计,劳动力转移将使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增加近百元。
畜牧业生产是农民收入第三增长极。年初以来,哈市畜产品价格一直高位运行,对农民收入增加拉动明显。上半年,哈市畜牧生产资金投入13亿元,同比增长10%,累计发放贷款7000万元。畜禽养殖专业户达到13万户,畜牧小区达530个,规模化饲养的比重达到60%以上。据统计,1至9月份,哈市牧业产值138.4亿元,同比增长7.3%,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3.2%,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前9个月,哈市奶牛存栏37.7万头,同比增长3.0%。生猪出栏288万头,存栏266.2万头,均呈现恢复增长态势。畜牧业发展直接拉动了农民增收。
据了解,今年进一步加大了粮食补贴力度,哈市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总额达到3.83亿元,比上年增加2.04亿元,增长1.13倍,使全市130余万粮农直接受益。哈市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3.59亿元,比上年增加359万元,增长1%;良种补贴8913万元,比上年增加729万元,增长8.2%。
此外,哈市今年前9个月投入15.6亿元新农村建设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