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排名不高缘于“有业不就” 高校招生将与就业率挂钩
2007-11-14 14:07:26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丁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4日电 《生活报》刊发了《2007我省高校就业率排行榜出炉》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许多家长给记者打来电话询问就业率的相关情况。13日,省教育厅学生处副处长张明华接受采访时,就高校就业率的统计方式以及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就业率是如何统计的?

  张明华介绍说,我省此次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按照教育部及我省的有关规定,经过各高校及我省学生就业工作部门严格登记并统计出来的。尤其是针对各高校上报的有关”灵活就业率状况”的数据,我省教育部门通过与高校所登记的就业单位及毕业生进行核对、抽查,有效地避免了高校为追求高就业率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统计程序非常严格。

  名校为何出现就业率不高

  针对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以及一些被社会认同的我省名校就业率并不太高的状况,张明华分析说,就业率数字的高低也从不同层面折射出毕业生择业观念的现状。有些高校的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可以理智地选择到基层单位、条件比较艰苦的岗位就业。而部分名校的毕业生由于就业期望值过高,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非高薪的工作不做,或者一心执著地准备出国、考研,出现有业不就的情况,降低了就业率,因此出现了部分名校就业率并不太高的状况。

  数据重在引导作用

  张明华解释说,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并不能绝对地评价高校优秀与否,但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高校对于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就业的情况。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要充分考虑就业因素,要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设置、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的制定、学科调整、高校评估及学位申报审核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核定高校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参数。我省每年两次定期发布高校就业率情况已经形成制度,这些详尽的数据不仅将对考生报考高考志愿进行科学引导,也将督促高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把学生就业纳入学校发展的重要议程。

  未经审核不得向社会招生

  据介绍,对于部分高校就业率较低的情况,我省教育部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曾指出,坚持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对上年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

  此外,我省要求,高校在制订年度招生计划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责,要根据社会需求制订招生计划。凡未经过学校就业部门审核同意的招生建议计划不得上报省教育厅审批,未经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的招生不得向社会发布和招生。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