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成本剧增压缩利润-透视生猪价提高养猪户减少之谜
2007-11-15 09:58:2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非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5日电 13日,记者在哈尔滨市养猪专业村———呼兰区双井镇勤劳村里看到,当日最新的生猪收购价已涨到14.2元/公斤,比10月份最低价11.2/公斤涨了3元/公斤,但许多农户家里生猪存栏数非但没增,反而明显减少。

  成本剧增压缩利润

  “豆饼涨到3.8元/公斤了,玉米价也在大幅上涨。”双井镇养猪协会会长魏树江说,他家今年先后出栏300多头生猪,目前尽管生猪收购价已涨到与今年五六月份生猪最高收购价几乎相同水平,但饲料等成本涨幅更大,养猪利润被大大压缩。“前些日子卖生猪,每头毛利在300元左右,现在成本增加,多养猪可能反倒赔钱。”据了解,七八月份生猪存栏数在200多头的魏树江家,目前存栏数仅60头,减少2/3以上。

  村民李象国的家,是省统计局在哈尔滨市的几个生猪存栏数监测点之一。李象国说,勤劳村养猪情况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代表性,目前生猪存栏数是在明显减少。

  天寒地冻规避风险

  记者从肉联、义利等厂家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生猪收购量不断减少,生猪收购价节节走高。一位厂家人员说,每年临近12月生猪存栏量都会大幅减少,为了保证收购数量,厂家不得不在冬季提高收购价,“开春后随着生猪存栏量增加,可能恢复正常收购价。”

  魏树江说,天寒地冻,猪的生长周期增加,平时仔猪从入栏到出栏最多四个月就够了,但12月以后仔猪光吃料不长肉,生长周期增加到四个半月到五个月。最主要的是农民说不准四五个月后生猪收购价的走势,“到时厂家说降价就降价,不如现在少养猪少担风险。”看来农民普遍都在规避市场风险。

  农户担忧收猪环节

  肉联、义利等厂家是通过专职收猪人(俗称“猪贩子”)与养猪农户打交道。养猪农户很担忧“猪贩子”操纵市场价格。

  呼兰区一位不愿“曝光”姓名的“猪贩子”告诉记者,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厂家会通知“猪贩子”第二天的生猪收购价,“我们在通知价格上,每公斤降低0.2元到0.3元从农户手里收生猪。”据了解,肉联、义利等厂家的生猪收购量很大,仅在呼兰区每天就在2000头以上,每个“猪贩子”每天收购量在50头左右,去掉花销收入很可观,“猪贩子”们通常“第一年买车,第二年建房。”

  农户对“猪贩子”评价不高。“猪不好卖时他们压价,好卖时他们瞒价。”勤劳村一位养猪大户说,今年10月猪价跌到11.2元/公斤最低点时,“猪贩子”骗他说还要跌,结果他低价卖出赔了;而“猪贩子”把猪存了几天后出手卖了好价。

  “啥时养猪人少了,‘猪贩子’急了,我们再多养猪。”勤劳村的养猪农户们说。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