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六个未成年人为上网费持刀抢劫
2007-11-18 07:27:3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金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8日电 前不久,道外区人民法院对6个未成年人作出了一审判决,因抢劫罪判处他们有期徒刑,但缓期执行。这6个未成年人最大的15周岁,最小的才14周岁,刚刚达到刑事处罚的年龄。他们交代了3起抢劫行为,属于数次犯罪。但法院本着对未成年人关爱的法律原则和依据,对这6个少年分别都判处了缓刑。

  这6个少年都是哈尔滨市道外区居民,平日里很少去学校,聚集在网吧里打游戏。由于家庭困难,从父母那里要不来零用钱,为了能弄点上网的费用,他们在一起研究靠抢劫弄点钱。据检察机关调查,这6个少年从今年1月份开始实施抢劫行为。今年1月11日20时左右,这几个少年经过预谋后,窜至道外区新江桥街56号楼附近,尾随该楼一位女性居民进入楼道内,其中两人用大片刀将其逼住,另外四人望风的望风、抢包的抢包。他们抢走被害人黑色手提包一个,内有现金100元、存折一个以及身份证等物品。他们将包内现金全部都花在了上网玩游戏上。第二天,6人又经过预谋,来到道外区黎华小区休闲广场附近,将路过该广场的一名男子强行拉到旁边的一居民楼道内,用大片刀将其控制住,抢走该男子身上摩托罗拉V3型手机一部后逃走。后他们将抢来的手机到二手手机市场卖得350元,他们又把这些钱挥霍在了网吧;两次得手让他们胆子变得大了起来,13日他们再一次实施了抢劫。

  在被害人报案后,这6名少年“片刀劫匪”被公安部门迅速抓获。

  法内容情,均被判缓刑

  检察机关在取得了确凿的证据后,以抢劫罪向法院提起了公诉。虽然他们都是未成年人,但都已经过了14周岁,应该承担刑事责任。这6个孩子对于公诉机关的指控事实均无异议、无辩解。他们的律师和父母向法庭提出,他们均为未成年人,而且认罪态度非常好,犯罪情节比较轻微,且没有造成重大的伤害事故,请求法庭做出从轻判决。法院在综合了案情和律师等的请求后作出了决定:这6名未成年被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持械以暴力手段抢劫公民私有财物,而且还是多次抢劫,其行为已经构成抢劫罪,依法应予以惩处。但鉴于这6名被告犯罪时均未成年,而且他们的父母均落实了对他们的帮教措施,本着法律对未成年人“教育、挽救和感化”的原则,依法对他们适用缓刑。

  比起法律的宽容,社会和家庭的关爱更为重要

  在谈起本案时,一个被告的代理律师、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刘容俊副主任认为,法律以人性化的规定给了这些少年重新做人的机会,但今后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决定着他们的成长轨迹。

  刘容俊介绍说,在接到指定辩护任务后,他认真地分析了这些少年的家庭背景,分析的结果令他十分吃惊。他发现这6个少年的家庭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单亲家庭、父母双下岗、生活极其困难等。他代理的当事人生活十分困难,父亲在外面“戳大岗”,母亲在一个小店里做零工,收入微薄,勉强生活。该当事人的母亲向刘容俊哭诉,他们夫妻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非常疲惫,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其他几名少年犯的家庭情况也是基本一样,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关爱。

  刘容俊十分担心,从法律的角度上已经给了这些孩子以足够的关爱,但他们以后的路将如何走下去呢?如果他们目前的生存状况不能得到改变,仍然处于无人管教和关心的状态,那么谁能保证他们不会重蹈覆辙呢?他呼吁全社会多多关注这些不幸的少年,提供必要的帮助,尽快建立社区矫正制度,使他们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尽快回到正常的人生轨迹上来。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