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2日电(伊虹 记者张丹) 为军人军属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这是绥棱县多年来默默坚守的一个准则。
军人、军属家中遇到涉法问题后不仅使官兵劳神分心,影响部队的稳定,而且容易引发事故,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绥棱县法院与人武部一道创造性地研究制作了“拥军法律服务卡”,每年征兵期间分发给新战士和家属。服务卡明确了军人军属可享受减免诉讼费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行的优惠政策,注明了咨询服务、援助服务等内容和具体联系方式,使军人军属在遇到涉法问题时,能够快速进入维权“绿色通道”,被广大军人军属亲切地称为“安心卡”。2006年8月,绥棱县长山乡二部村战士朱某的母亲与邻居马某发生纠纷,因受到马某谩骂和侮辱,导致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朱某知道后,凭着法律服务卡与当地的法院取得了联系。经过办案人员深入细致的工作,马某主动赔礼道歉,并赔付了全部医药费,双方握手言和,邻里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朱某也放心在部队里服役。几年来,累计发放法律服务联系卡1000多张,为军人军属提供咨询法律服务549人次,处理涉军维权案件48起,结案率达到100%,平均审限仅为17天,涉案标的额50余万元。
“放心当兵去,家事我们管”。面对军人、军属提出的土地和经济纠纷、合同争执、家庭困难、义务兵待遇、军人家庭义务工等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绥棱县庄重承诺:有一件办一件,办一件成一件。去年春天在某部服役的董某打电话反映说村委会抵顶军属补助金发包给他家的10亩地,被同村王某以该地是其承包田为由,强行耕种。村、乡两级都进行了调解,王某拒不返还土地。接到电话后,县法院立即派人深入该村,弄清事实后,对王某非法侵占他人土地一案进行开庭审理,依法判决被告人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优抚安置工作,历来都是军人军属关注的热点,也是地方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但绥棱却把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当做一件政治任务来完成。县财政节衣缩食拨款80万元,县乡干部职工集资80万元,乡村两级筹集48万元,为170户住房困难的优抚对象维修和新建了住房,仅2004年到现在共为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三属”新建住房274间,维修住房1529间。还通过医疗救助的的办法为843位优抚对象解决了35万元医疗费。为了解决优抚对象的生活难题,他们把群众优待金由原来的320元提高到770元,还将城镇和农村的在乡老复员军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让他们享受双重保障。除了资金支持,他们还为63名困难优抚对象家属优先安排就业岗位,对108户优抚对象开展了脱贫项目帮扶。同时,对退役士兵也都及时接收、及时研究、及时安置。去年向企业选送退役士兵29名,拓宽了安置渠道。同时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先后为485人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485万元。在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中,采取“安置岗位、安置生活、安置未来”的做法,使全县78名军转干部得到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