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取缔后卷土重来 恶臭牛下水形成产销一条龙
2007-11-22 13:38:2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时继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2日电 一个长期隐藏在哈市棚户区内的大型黑食品加工点,在被执法部门取缔以后仍然进行非法加工。今日,记者根据知情人反映的线索,对这处大型黑加工点进行暗访,终于摸清了肮脏牛下水的加工过程和去向。

  根据群众举报,21日上午,记者在道里区城乡四道街等到了一辆车牌号为黑A4595X的小卡车,车上拉运了数个满是血污的大袋子。记者跟随该车一直来到城乡四道街37号。这里处在城乡接合部,棚户连成一片。

  37号是一所外表极为普通的棚厦,房顶立着一个较粗的烟囱,旁边还有一个排气筒正在向外冒着热气。在驾车男子卸货时,记者趁机推门进入这个加工间。

  记者刚一进屋,一股恶臭味便扑鼻而来,室内热气弥漫。蹲在地上收拾下水的一名中年妇女见到有生人进入立刻站了起来,手里的剔骨尖刀还在滴着血。记者称是别人介绍过来上货的,这名妇女才放松了警惕,又蹲下身子继续干活。

  记者看到,这间小屋大约10平方米。地面上横七竖八地放着一些未加工的牛下水,地上淌着血水。一侧有6个装着牛肠、牛肚的蓝色大桶,桶里的水冒着灰色的泡泡。墙边是一个大约3米长的水池,水池边上放着一些牛肚,水池上摆着两个破旧的洗衣盆,里面也装着牛下水。室内一角,炉火正旺的灶台上两口直径约1米的大铁锅都敞着口,冒着热气。据这名妇女介绍,里面正煮着几种牛下水,再经过其他几道工序加工就可以上市了。

  记者质疑:“这些下水颜色看上去不新鲜呀?”旁边一名正在剔刮下水的男工人马上说:“等加工完就新鲜了”。记者追问如何加工、用的都是什么东西,没有得到回答。记者侧面了解到,这个加工点在这里已经干了很长时间,每天要加工大约10头牛的下水。记者询问价格,一名工人回答,他们只是这里干活的,老板姓董,在朝阳大市场有摊位,可以到那里谈价。

  随后,道里工商分局群力工商所的执法人员闻讯赶到。加工点内的人员听到动静后,立即四散逃开。该工商所毛所长告诉记者,这里是一处没有任何执照的黑食品加工点。前不久他们曾对该黑加工点进行过取缔,可这里的工人都跑了,老板也不露面,没想到他们又卷土重来了。

  执法人员决定对牛下水的销售地点进行追查。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朝阳综合市场地下一层,在埃德蒙顿路综合市场管理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执法人员来到该市场一家卖牛下水的摊位前。据市场管理所工作人员说,此摊位老板姓董,刚刚收摊,老板已离开。此摊位在该市场已经经营一年多了,由于管理业户资料的工作人员不在,这名业户的相关手续无法取出。

  目前,工商执法人员正在对上述加工点和摊位进行追查。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