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6日电 近年来,老百姓抱怨“看病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全国以及各省人大代表呼声一片——统一采购医疗器械。如何实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今年,黑龙江省首次由省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省卫生系统医疗器械采购及服务的公开招标活动,节约资金2435万元,节支率33%,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据省卫生厅财务处长岳平介绍,以往我省的医疗器械采购及服务招标大多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来做。由于是大范围招标,医疗器械厂家都视为“必争的商机”,而厂家众多,良莠不齐,造成每年在招标期间的质疑、投诉案件特别多。而这次由省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省卫生系统医疗器械采购及服务的公开招标活动,也面临挑战。
“此次招标的仪器涉及三大类122个品目,覆盖了医疗器械、分析仪器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多方面。”省政府采购中心货物采购处处长李晖说,这么大规模的医疗器械采购在我们这儿是不多的,医疗器械招标要求技术参数复杂,不仅涵盖医疗器械的型号种类、性能指标、尺寸规格等,而且还要求投标公司具备国家要求的强制性资质和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标准。招标过程中.为保证投标产品满足招标文件的需要,中心特别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样品,评标专家对所提供的样品进行现场比对和测试,确保了定标的准确性。于是,招标会变成了“展销会”。各厂家都亮出自己的最好产品,而98位专家的技术把关,使得122个品目的采购任务顺利完成,供货覆盖了全省13个地市60多个县乡(镇)卫生院和疾控中心。“这次采购,提高了县乡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档次,农民可以不出乡,就地医治,大大节省了医疗费用。”省政府采购中心货物采购处副处长王尔艳说。
而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也令厂家信服。深圳迈锐公司是全国医疗监护设备的龙头企业,去年该公司中标这个项目的700多台B超设备,然而今年他们却以微弱之差被淘汰出局,该公司表示:“一开始我们也有质疑,后来采购中心的解释我们心服口服,明年的招标我们还来。”
“实行医疗器械及服务集中采购是根除‘看病贵’的一剂良方,只要抛开不必要的层层级级的‘代理’。直接与厂家对接,以‘_一站式’采购挤去多余的水分,定能大幅度降低百姓就医成本,会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基层,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兄弟。”省政府采购中心主任陈佩钢对此信心十足。
事实上,不只是医疗器械采购,近几年,我省的政府采购机构也投身到为民生项目服务中来,民生采购离百姓越来越近。一些公益性项目,从农机具采购、农村中小学免费教科书、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到疫苗采购、疾病控制、再到文化体育事业,无处不见政府采购的身影。正是政府采购的参与,节省了大量财政资金。
我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操作机构在采购中,都十分关注这些工程的质量。用陈佩钢的话讲,政府采购平时离老百姓比较远,民生工程恰是让老百姓了解政府采购、认可政府采购的一个好机会,所以必须着眼大局、精益求精、公平公正、杜绝“暗箱操作”。省政府采购中心团队的实践也证明:保证质量,阳光采购,政府采购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着!
截至目前,省政府采购中心完成了多项民生工程采购。据统计,我省省级政府集中采购规模从2002年的6.3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17.4亿元,五年采购规模翻了两番,累计节约财政资金5亿元,平均节支率为8%,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前三季度,省本级政府实际集中采购规模15.4亿元,节支2.8亿元。而且随着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倾斜于农村义务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医疗卫生和新农村建设,更多的关涉民生的项目在政府采购环节将得到更有效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