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哈尔滨城市规划以民为本解决百姓需求
2007-11-28 09:40:0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金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8日电 用规划之笔做加法,为百姓增加公共空间,增加服务设施;用规划手段做减法,减少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减少建设容积率,减少城市污染源污染企业数量……近年来,哈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转变规划理念,从百姓需求出发,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科学规划,仅今年一年,他们就为百姓调控出公共配套、服务空间10万余平方米,有效解决了百姓出行难、如厕难、活动空间局促等问题。

  老问题

  公共空间局促难住百姓

  家住道外区南极市场附近的崔淑珍女士告诉记者,她想买房已有多年,但一直担心搬离市中心交通不方便,所以手里握着钱却迟迟不敢做决定。崔淑珍所顾虑的,正是长期以来困扰政府的难题。市城市规划局局长俞滨洋告诉记者,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居民小区越建越多,哈尔滨市也出现了居住小区配套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欠账日渐沉重等问题。

  市城市规划局经过调查发现,哈尔滨市近年许多新建小区落成后存在两大问题:没有公交站点,市民搬新家就面临出行难;没有警务室,市民住新房后忐忑上下班。与此形成矛盾的是,哈尔滨市实行土地招拍挂后,开发商惜地如金,居民区建设中的公共配套设施比例逐年下降。由于配套设施缺乏,每建一个小区,就出一个垃圾山;每开发一个商业区,就出现如厕难……

  新理念

  用规划之笔解百姓难题

  “要从根儿上解决百姓关注的难题,方便百姓生活,规划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从2005年末开始,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哈尔滨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欠缺问题。

  为彻底补上欠缺,市城市规划局对江南6个区、80多个办事处的现状和需求展开调研。以“规划出效益”的新理念贯穿到规划审批的运行机制里,通过加强对容积率调控土地使用效率的研究,在长达15个月的时间里,史文娣等4人每天连续8小时飞针走线,昨天终于将龙江绣《清明上河图》绣制完毕。如按绣制过程中用量最大的两丝线计算,整个作品共用去蚕丝线59584米。

  据介绍,龙江绣源于黑龙江省民间,秉承前人刺绣工艺,以独特的精、细、洁、奇并结合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等“四大名绣”的特点。龙江绣融合南北名家刺绣技艺,分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等多种针法。作品以展示龙江黑土文化、北国风光、历史人物、满族风情为主。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