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7日电(记者 张丹) 进入冬季,“拼车”再度受到上班族追捧。随之而来的,“包车”又现冰城。所谓“包车”即是私家车车主,不再像“拼车”时,只是顺道捎上同路人,而是绕道去接有需求的“包车人”。
天冷再现“顺风车”热
家住道外区的方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中山路附近上班,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要将近30分钟的时间,刚一入冬他就和二位同事一起搭“顺风车”,三个人说好每天搭乘顺路车上下班,每月付给车主150元,比乘公交车稍贵些,但比打出租车便宜很多,而且感觉快捷舒适。
![]() |
除与同事相约同路搭“顺风车”外,目前好多上班族还选择在网上发帖搭“顺风车”。“本人在开发区上班,每周一到周五早7点10分从道里区安国街出发。有意者请电话1335168★★★★。注:家庭用车。”在哈尔滨某论坛此帖发出后,引起了网友的关注。随后,记者与这位网友取得了联系,据这位网友介绍,他家住在安国街附近,每天都开着自已的私家车上班。最近油价上涨,又听同事说寻找“拼车”的人比较多,所以,他想到了上网寻找同路的上班族“拼车”。这样既方便了别人,自己也省了油钱。据这位网友透露,自从他在网上发帖后,已有3名网友与他取得了联系,达成"拼车"意向。
据记者了解,目前,哈尔滨市已有“哈尔滨拼车网”、“哈尔滨拼网”等几个比较大的网站,每天登陆浏览的人也不在少数。
“顺风车”点击法律空白
“拼车”是否合法?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就此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客运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拼车”行为表面看来是合情理的,但是并不合法。所拼车辆没有道路运输许可证,收费就是非法营运,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属于典型非法营运的“黑车”,一经查实必须依法罚款并扣车。但实际上,正常的“拼车”与“黑车”有本质差别。“黑车”是指无经营许可证,非法从事城市客运经营的车辆。而“拼车”的车主有本职工作,并非以运营为职业,其线路也是以自己方便为主。乘车人员相对固定,不存在随机招揽。所对,“拼车”作为一种行为是否合法,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国盛律师事务所万国盛律师认为,拼车有巨大的市场,也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但合理不合法,这种现象违背了国家交通法规,私家车收费属于商业营运行为,不利于出租车司机合法、公平的竞争。而且拼车隐藏着法律风险,拼车过程如果出现了车祸,该怎么处理?双方各负什么责任?如果遇上一个不良车主或者不良乘客,产生了人身伤害又该怎么处理?近些年因为“拼车”外出旅游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纠纷的案例很多,最后的判决结果是:驾驶员和车主都要承担责任,车主更是要承担因为非法营运引发的连带责任。万律师表示,目前各大保险公司均没有针对搭顺风车人的专门险种。一旦发生意外,拼车车主与拼车人之间就可能出现法律方面的纠纷,市民须慎重。
“拼车”点子来自奥运会
“拼车族”的概念最早来自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这个在美国以交通拥挤出名的城市,到了奥运会期间突然涌入几十万人,如何解决交通问题?经过详细调查,他们发现该城一辆车上常常只有驾车人一个。于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拼车方案产生了。政府将高速公路的最快一条左方车道改为拼车车道,也就是只有在两人或者三人以上共用一辆车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直到今天,奥运会过去了23年,洛杉矶的拼车道还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