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8日电 当人们的生活观念悄然发生改变的时候,"把家务假手他人"的理念也悄然形成。家政服务已经从单纯的保姆向计时工、钟点工、月嫂、育婴师、病陪、家教……拓展。哈尔滨从开始有第一家家政服务中心以来,22年间,据不完全统计,省城的家政公司大大小小一共有二三百家。然而,真正形成品牌的只有两家:即哈尔滨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和一家媒体所办的家政服务中心,这两家各占哈尔滨家政服务市场的半壁江山,以自己的各具特色的服务为省城几十万户居民打理家庭,站稳脚跟,深入人心。直到2007年的8月,这平稳的一切被突然打破——
来了一个"四川人"
按照惯例,家政市场的淡季是8月份,可就是在8月份,省城的家政市场却发生了一个大地震,据传有一个"河南人"怀揣重金来到哈尔滨,"砸"向了这个多年保持平衡的家政市场,大手笔与网通114合办家政服务,提供电话转接服务。几乎所有114的家政服务问讯电话都指向这个家政公司,搅热了家政市场。一时间,硝烟顿起,人才的争夺、价格的重新定位,市场份额的再分配……
当记者坐在114顶顶家政服务中心总经理罗凯面前的时候,这个37岁的年轻人笑了,原来仅仅两个月就迅速崛起的“神话”始作俑者笑着说"我是四川人。"原来,罗凯已在哈尔滨生活10年,他的妻子是哈尔滨姑娘,他曾在成都的《电脑报》当过6年记者,后来作电子公司,做信息服务,并对服务行业情有独钟。罗凯很希望把信息和服务结合起来,找到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契机。用罗凯的话说这是开“夫妻公司”,当然,这个公司是股份制的。罗凯以前曾做过电子公司有一点积累,酝酿建立家政服务公司很久了,他们看好了这个家政市场的前景,相信能够有所发展。
之所以与网通合作,罗凯明确表示,114每天的电话导航查询电话有10万条之多,那么能够提供的有价值信息可想而知。目前,顶顶家政服务中心提倡的数字化管理借助网通的通讯便利得以实现,记者看到,大屏幕的电子用工滚动价格表,用工出单全部为电脑出票,100多名的计时工队伍,让人刮目相看。
竞相提价
国庆节期间,家住安心街的王先生请了3名计时工到家擦玻璃打扫房间,一天干完了,等计时工走了,王先生发现玻璃没太擦干净。王先生说,12块钱的最高价格,干的活儿也就那么回事。王先生抱怨道,现在星级计时工都是这个价,价格上去了,老百姓没得到啥实惠。
据了解,目前,省城从事家政服务的保姆、计时工、家教、月嫂等各类家政服务人员有8~10万人左右,其中,以进城的农民工为主,占服务人员的70%,余下30%为城里的下岗职工。
哈尔滨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主任景平说,住家保姆和白天保姆的平均工资为800元/月,月嫂达到3000元/月,育婴嫂的工资为1200元/月,今年8月份开始,又有一家新的家政公司的加入,格局改变使得计时工的价格不得已开始涨价,9月份开始,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的计时工从过去的一星级7元、二星级8元、三星级9元、特星级10元,涨到了8元、10元和12元。
景平说,从哈尔滨人的收入来讲,计时工的工资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个价位,当然涨价也属于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应该平稳过渡,但是没有办法,为了稳定队伍,只好这样了。
省城的家政市场有多大?
据透露,目前,仅哈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有家政服务员13000多人,其中,计时工200多人,服务省城30多万户次,但是,即使如此庞大的队伍,还是供不应求,且不算其他两家所占有的份额。
哈尔滨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主任景平说,除了应对省城的居民用户外,很多写字楼、工企单位也改变了过去的用单位职工打扫卫生的老做法,纷纷请计时工代劳。今年,哈市一家大型企业一下子就与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签下了20万元的用工费用,毛利润来说,他们中心一年能够达到100万元。
114顶顶家政服务中心总经理罗凯在讲到回报时有所保留,但是他表示,以今年的投入,从8月开始,到年底的这段时间,他的收益要略有盈余。
记者了解到,家政服务这一块在目前已经进入微利阶段。除去住家保姆、白天保姆、病陪等固定用户外,省城的计时工不超过3000人,而且流动性大。因为有季节影响的的因素,计时工常常是旺季不够,淡季没活儿。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务外包已经在35~50岁收入稳定、事业有成的在职人员中形成共识,家政市场的潜力巨大,用工价格也会持续上升。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计时工是家政市场的“抢手货”,为了争夺经过培训和有着丰富经验的计时工,很多家政公司开出了许多优惠条件,其中包括:为计时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免费体检、按照相应标准提高工资待遇等。
一些业内人士说,家政服务是一个良心活儿,这个市场还是应该走职业化经营的道路,牌子、品质、信誉是家政服务的立身之本。通过竞争和提高服务的质量,让老百姓买到质价相等的服务,才能在这个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