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课时无保证 缺专职教师 半数中小学科学课形同虚设
2007-11-29 09:00:4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李 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9日电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调查总结,《哈尔滨市青少年学生科普教育情况调查表》今天正式对社会公布。因为课时难以保证,缺乏专职科学课教师,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哈市有近五成的中小学科学课举步维艰。

  这份调查从今年年初开始,共发放调查表1500份。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上科学课的课时普遍较少,完全没开展科学课的学校占被调查的13%,还有31%的学校不定时开。即使课表上有科学课,很多学校也往往把它变成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

  专职科学课教师严重不足是普遍现象。调查发现,授课老师有的是品德课老师,还有的是体育课老师。这些兼职教师,大多都不备课,教学方式也只是读读课文、看看幻灯片,“不够专业”的教学让孩子们大失所望,对科学课失去了兴趣,使开设科学课的作用大打折扣。

  问卷调查还显示,资金一直是科学课开展的“瓶颈”问题。多数学校全年的科普经费不足1000元,平均每个学生不足1元钱。大部分学校没有自己的科普展室或场馆。因为投入不足,一些原本应该做的科学试验也被取消。

  同科学课不受重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调查中,很多学生对科学课都表示很感兴趣。30%以上的学生想从科学课上了解天文学方面的知识;26%的学生想了解发明学;22%的学生想了解生命学。很多学生还认为,科学课是最有意思的课程。

  负责本次调查问卷的哈尔滨市科协党组书记孙鸿达告诉记者,“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过程教育’目前正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分数学习,这就是科学课实验的追求,也代表了中国教育方式改革的未来走向。科学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历程,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其知识、能力、志趣等得到同步协调发展,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调查发现,一些科学课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反映,85%以上的学生学习兴趣及相关能力有明显提高,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学习方法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