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城市孩子对学习钢琴、小提琴感到厌倦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孩子虽然渴望却少有机会听到一堂真正的音乐课;当很多城市孩子想尽办法逃避体育课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孩子连一个懂得篮球比赛规则的体育教师都接触不到。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素质教育实施力度的今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已取得诸多令人欣喜的成果。但与此同时,现实条件下仍有部分农村学校的音、体、美教育存在师资缺乏、专业水平较低的困难,应该引起关注。
资料图片
山村代课教师李小峰是柿园子小学惟一的老师,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资料图片)
东北网11月29日电 题:全能教师的苦恼,“我到底该教什么?”
“我的农村学生很喜欢上音乐课,但学校条件有限,连一位真正的音乐教师甚至一台录音机都没有。”黑龙江一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说,现在的农村孩子也渴望像城市孩子一样学习艺术、体育课程,也有学生有艺术天赋,但学校开这些课存在一定困难。
据记者调查,在黑龙江一些农村中小学校,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教师与城市学校差距不大,而音乐、体育、美术“小三科”缺乏专业化教师的矛盾较为突出,一位教师承担多门课程、跨学科、跨学年授课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省会哈尔滨市,各县(市)缺少音、体、美教师几百名。教师结构的不合理,客观上使得一些中小学的音、体、美课程无法开全。
黑龙江省林甸县一位中心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按照新的教师编制核定人员之后,农村中小学很难设置专职的音、体、美教师。为缓解“小三科”教学的突出矛盾,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了相关举措,一些老师跨校兼课,一些学校还采取了几个年级合并上课的办法。
一位小学校长无奈地说:“现在农民的生活好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村学校课程开不全,完不成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农民就把孩子往城里学校送。我们也很想让孩子在农村享受像在城里一样的待遇,可条件有限啊。”
记者在一所农村小学采访时,偶然遇到了一位身兼数职的老师。她是四年级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教语文、数学,还兼教全年级的思想品德和地理课,并且还是学校的会计。
其实,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并不少见。一位县级教育局初教科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有的学校6个班,包括校长在内就七八个老师,人人必须是“多面手”,“小三科”能教到什么程度,只有靠老师尽力了。有的老师要跨两三个学校兼课,第一节课在这个学校上体育课,第二节课骑上自行车到另一个村子教课。没有体育教师的学校,上体育课能给学生准备个球玩玩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