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9日电 深秋时节,笔者来到水稻种植大村——富裕县富海镇小泉子村。在村南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数十台收割机在轰鸣,运送稻谷的车辆一台接一台,稻农们脸上笑逐颜开。刚从收割机上下来的小泉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振亚高兴地说:“我们村今年种了7000亩水稻,家家都丰收了。村里4台收割机不够使,又从外地雇了7台收割机。”像小泉子村水稻丰收的收割场面在该县9个乡镇都有。
从年初开始,富裕县加大旱改水的力度,采取多方措施,不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全县的水稻面积达到7.83万亩,同比增长85.5%,水稻总产量达3.6万吨,总收入达6210余万元。
旱改水可摆脱旱作物的困扰,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增效。为此,富裕县重点在富海镇小泉子村和绍文乡绍文村作试点实施规模种植。县里在这两个村统一了水稻品种,成立了水稻协会,采用大中棚育苗等方法,逐年扩大两个村的水稻种植面积,并将两个村的成功种植经验推广到全县各乡镇村屯。
如今,该县的水稻生产涉及全县9个乡镇15个村屯,并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典型”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涌现了许多水稻专业村和水稻专业户,水稻生产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今年,绍文乡绍文村种植9800亩水稻,全村80%以上的农户种植了水稻。
发挥资源优势,吸引外地客户共同开发水稻生产。该县为把水资源丰富、土地承包费用低和水田基础好等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通过广泛开展对外推介活动,吸引绥化、龙江、大庆、五常、安徽等省内外客户,共同开发当地水稻资源。到今年,外地客户共种植水稻1.5万亩。他们不仅开发了当地的水稻生产,也参与了该县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据县水稻办公室工作人员测算,明年富裕县的水稻面积将会增加到10000亩,将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