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展农业大省崭新风采 黑龙江浓墨重彩描绘新农村画卷
2007-12-03 08:11:1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3日电 当历史的车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福祉送给龙江大地上的1800万农民.我省广大农村如同久旱遇甘霖的禾苗般生机勃发——长期无人问津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下日新月异地发展;路、水、能、医、学、保,所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在全社会的共同帮助下逐一破题化解……仅两年间。一幅气势磅礴的新农村建设画卷就让人们再度领略农业大省的崭新风采。

  从2006年启动新农村建设至今,首批108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已有90%通上了水泥(沥青)路,91%安装了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大批乡村由基础设施建设向生产延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农村低保惠及广大农民。2/3的试点村有专门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

  “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信心,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这是省委书记钱运录同志对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这20个字要求,既突出了发展经济、农民增收这一首要任务,又包含了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民民生现状的繁多内容。面对如此意义重大的历史任务.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立意谋篇.统筹规划。省长张左己亲自主持制定了“集中抓发展、重点抓试点、面上抓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18个成员单位分工明确。按照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申报的方式,我省很快确定了100个试点乡镇、1084个试点村。

  2006年春。新农村建设百乡干村试点迅速在全省铺开;各地市县也确定了试点乡村1651个。同步推进。在编制规划中,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体现特色;坚持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坚持专业人员与干部群众相结合。同时,对参与试点的强势村、中等村和弱势村。在资金投入、帮建安排及建设进度上实行分类指导,同步推进,力求见实效、真发展。

  下大气力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人手。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该从哪里人手建设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大气力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做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 (下转第八版)

  思路有了,这大笔大笔的建设资金又该从哪来?龙江人以其特有的北大荒精神和铁人精神,用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开拓创新的进取再次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加大政府投入,增强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放大“一事一议”效应。

  两年来,我省财政共安排支农资金1 12.2亿元,整合扶贫开发、农业开发和以工代赈资金2.9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如此大-的投入力度是过去从未有的,其中仅用于试点村基础建设的专项资金就达3亿多元。在政府持续、高效的投入引导下,全省各地市级投入资金22亿元,县级投入21亿元,农垦、森工等系统投入109.7亿元;金融机构投入支农贷款大幅增加.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参与新农村建设。两年来,各金融部门共发放支农贷款1246亿元,全省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27亿元。

  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省级、市级、县级新农村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并如一颗颗张力四射的棋子,呈燎原之势,迅速激活全盘。而政府的扶持和各界的帮助,更极大地焕发了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两年来,全省通过“一事一议”筹资3.2亿元,筹劳1080万个。

  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想方设法为帮建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新农村建设伊始。省委、省政府迅速部署,组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与试点村结成对子,实行定点帮建。实践证明。这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力举措。

  为使帮建工作见实效,绝大多数帮建单位都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想方设法为帮建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两年来,全省各级共安排帮建人员8673名,深入帮建村9.5万人次;落实帮建资金5.37亿元,实施帮建项目2万多个,其中中省直帮建单位投入2.07亿元,实施项目3242个;完成了一大批打灌溉井、建养殖小区、修路、改水、建桥、建房、广播电视、绿化等帮建工程。

  真心的帮建在城乡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越来越多的单位不再仅仅从完成任务角度开展工作,而是从试点村的困难、从农民的发展出发谋划措施,帮建层次日益提升,帮建队伍不断壮大。2007年初。我省又新增补了31个省级新农村帮建单位,还有一户民营企业也主动加入帮建行列。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