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6日电 5日是哈尔滨市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第一天,哈尔滨市近七成适龄儿童接种了脊灰疫苗。但地段医生反映,流动人口子女和一些国内外交叉生活的“洋孩子”,成了接种上的新难题。
市儿童医院地段科主任王焕告诉记者,由于现在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他们经常更换住址,地段医生根本无法与其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通知很难。同时,这些孩子的家长对疫苗了解甚少,一直都心怀戒备,有时即使得到通知也不带孩子来,耽误孩子接种疫苗,也留下了得病的隐患。王主任说,现在在国外生活的市民不断增多,很多思乡心切的人常带着子女回国住一段时间,那些孩子同样存在国内外接种疫苗种类、剂量、程序不同,社区医生难掌握情况、难通知的问题。
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李岩介绍,目前,我国和其他国家在强化免疫工作上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说有的国家接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针剂,而我国的疫苗是口服糖丸,剂量和接种方式都不同,还有的国家从来不给儿童注射乙肝疫苗,而在我国乙肝疫苗却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方式。面对国内外接种疫苗存在的差异,李岩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目前哈尔滨市采取所有在本市生活的适龄儿童,无论以前如何接种疫苗,到接种疫苗时间一律按照哈市免疫规划程序进行。
据了解,全市于昨天和今天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按统一要求,2008年的1月5日、6日,还将对0至4周岁儿童强化服用一次糖丸。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