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支撑七成饭店的餐桌 不环保不卫生 一次性筷子为何受宠?
2007-12-09 06:56:4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慕海燕 薛明 乔真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9日电 对森林的无情破坏,二氧化硫、大肠肝菌严重超标,被人们称作“卫生筷”的一次性木筷,正在成为人们用餐时的一个安全隐患。日前商务部的相关规定要求餐饮企业应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但记者采访发现,想让一次性餐具退市还有点儿难。

  12月1日,商务部发布的《餐饮企业经营规范》开始正式实施,这部中国首个餐饮业的经营规范,第一次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要求餐饮企业应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等餐具,餐馆应为就餐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餐具。尽管这只是行业标准,并没有强制手段,也没有处罚措施,但据业内人士分析,《规范》既然已经明示,一次性筷子、餐盒等餐具今后逐渐淡出餐饮市场将成必然。记者也从哈尔滨市商务局餐饮服务行业管理处获悉,针对这个行业规范,他们将制定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

  记者在哈尔滨市餐饮行业走访了解到,不论是中高档的酒店,还是大排档、小吃店、快餐店,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都相当普遍。对于《餐饮经营规范》大家都表示还不了解,至于一次性餐具的“退市”,更多人表示:似乎不可能。

  一次性筷子支撑七成饭店的餐桌

  据统计,目前哈尔滨市有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餐饮企业4964家,在消费者就餐时,为顾客提供一次性筷子的占到七成以上。虽然卫生监督部门对于餐饮业的卫生有着具体的要求:在餐具清洗、消毒方面,一般都是按照“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标准来要求和检查,但是记者了解到,从市场上采购,并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方便筷”却一直是卫生监管的空白。确切地说,目前餐饮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一次性筷子的卫生状况,远远不如经过消毒柜消毒后反复使用的筷子。既不环保又不卫生,一次性筷子为何还如此受宠?

  桃源里酒店经理石先生介绍:我们为顾客提供的是消毒餐具,餐具的消毒过程也严格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常常遇到顾客要求换用一次性方便筷,因为在消费者的认识已经形成定势:一次性的更卫生。于是酒店开始备齐两种筷子,根据需求灵活供给。其实每次消费者提出要求更换一次性筷子的时候,我们都认真地解释:我们的餐具是经过高温长时间消毒的,卫生绝对没问题,但是收效并不好。

  消费者张女士说起此事认为,“一次性筷子并不卫生”也听说过,但是谁能保证饭店提供的消毒筷子就一定卫生?在高档的酒楼饭店里,还可以放心使用,至于那些中低档的餐馆,消费者对他们的消毒实在是放心不下。说是经过高温消毒了,可到底是不是真的消毒了,消毒是不是彻底,谁也没看见。街边的那些快餐店、小吃部里的东西更是不敢用,不带着菜叶、滴着脏水上来就不错了。一次性筷子至少感观上不错,而且不是循环使用。

  消费者陆女士认为,一次性筷子退市还只是个想法而已,要想让它真正地退,那首先就得完善现在的卫生监管制度,并加大监管力度。什么时候餐馆的卫生消毒真正全都达标了,什么时候才能谈一次性餐具的“退市”问题。

  业内揭秘:

  一个中档饭店,筷子利润一年六七万

  “其实一些中档的饭店完全有能力达到规定的消毒标准,但是饭店却不自己消毒,而使用一次性的‘套件’,或是由专业的餐具消毒公司来提供消毒餐具,这是因为其中还有一部分利润在里面。”新阳路上一家火锅店的经营者对记者直言。

  这位陈经理说,他们的店里每天大约有300人左右进餐。使用的餐具是由餐具消毒公司供给的。一套餐具里有啤酒杯、茶杯、匙碟、小汤碗、筷子、牙签。这样一套消毒餐具消毒公司供给饭店收费0.4元,而饭店提供给消费者时收费1元,每套利润0.6元。一年下来,靠餐具就有6.5万元的收入。

  据陈经理介绍,原来饭店使用“套装”价格就更便宜。一双筷子、一块湿巾、一个牙签,外面有封闭的塑料包装。批发商会根据饭店的要求定制,选择质量较好的,成本也才0.2元,饭店同样也向顾客收费1元。“所以换掉那种,而改用由消毒公司供给,主要考虑后者还带着杯、碟等餐具,饭店不但不用购买这些餐具,同时也可以缩减两名洗碗工,经营成本几乎是一样的,但给顾客的感觉都是更卫生的。其实能够开起一家中档的饭店,餐具消毒就不会是大问题,除了顾客们的筷子、水杯外,碗盘都是要消毒的。”陈经理说:“这里面的利润商家是不愿随意丢弃的。”

  抛开商家获利的心理不谈,记者了解到,即便是餐具消毒公司提供的消毒餐具里,配备的筷子也是从批发市场上直接购入的一次性方便筷,公司消毒时并不包括筷子,市民虽然使用了“消毒餐具”,但筷子的卫生依旧没有保证。

  拒绝一次性筷子,应该分级进行

  哈尔滨市酒店协会早在两年就对哈尔滨市的餐饮企业发出倡议,发起“绿色行动”:拒绝一次性筷子。但是积极参加的都是一些中高档的酒店,更多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大户”———中低档饭店却少有参与,这个瓶颈始终没法突破。事实上,只要是一个饭店有健全的手续开张营业,那么饭店都应该有能力做到为消费者提供合格消毒餐具。问题往往出现在一些快餐店、小吃部,特别是一些社区的便民小店,在最初的审批上就不严格,再加上卫生监管部门的抽检不到位,餐具消毒就成了问题。据悉,不久前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座谈讨论并走访了哈尔滨市部分餐饮企业。委员们发现由于餐饮业经营者不够重视、餐具消毒设施不能满足经营需要、监督力度不够等原因,一些饭店确实存在着碗筷餐具清洗不规范和不消毒的问题。

  满国祥是哈尔滨报业大厦副总经理,据他介绍,报业大厦从1999年建成营业以来,一直使用消毒餐具。“很显然,一次性餐具对于四星级酒店来说是不合适的,档次跟不上。我们的餐具都有品牌标识,比如筷子、杯盘上面都有专用的LOGO,比一次性餐具更符合饭店的气氛。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环保因素。”满国祥说:“不是所有的餐饮企业都能够做到这样的餐具消毒,有的饭店可能消毒设备不到位,顾客对店内的卫生状况不放心,因此才要求使用一次性筷子。在我们酒店,提出这样要求的顾客近十年来寥寥无几。”据了解,报业大厦餐饮部每年专门用于餐具清洗消毒的洗涤剂就要花费两万七千多元,一洗、二刷、三冲之后,第四项消毒的时间要长达四小时。

  满经理说,积极响应“绿色行动”是他们这样企业的职责,但就哈尔滨市目前餐饮业的状况看,全部推行拒绝一次性筷子很难实现,有关部门考虑可以分批次地进行。卫生部门应该出台一个详细的标准,按照饭店的定位、级别,相应档次的饭店就不得使用一次性筷子。比如一些中档以上的饭店,既然你的消毒能力达标了,就应该率先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级一级地进行,一级一级地推广,要比一个倡议更有力度。

  一次性筷子退市受阻瓶颈在顾客为方便筷退市开药方

  前不久哈工大等9所高校的的11个环保社团联合发起了“自带餐具就餐,拒绝一次性筷子”的环保活动,并在各高校进行宣传,同时制作了一万个筷子套,免费发放给同学和市民,希望大家都能自带筷子就餐,减少一次性筷子的消耗。这次活动的发起组织者给哈工大学生绿色协会的成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校园里很多同学都认识到使用一次筷子的危害,但是餐厅里提供的都是一次性筷子,于是想出了自带餐具的方法。可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法在校读书的大学生坚持起来都比较困难,对于出入饭店的普通市民就更显得麻烦了,所以呼吁饭店提供良好的消毒餐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是消费者的“自觉”和“认识”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手中,只有消费者坚决地拒绝使用,要求餐饮企业提供合格的消毒筷子,才能够把这一行动推进下去。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饭店在“摆台”时,餐桌上只摆放“一次性套装”,而不摆放消毒筷子,顾客对此很少有提出异议的。一些消费者表示,对于饭店的卫生状况不放心,才选择使用一次性筷子,对此桃园里酒店的石经理笑称,这更多地体现出的是消费者的心理误区。“如果对一家饭店的卫生状况都担心到了不能使用他们提供的筷子了,那么其他餐具呢?锅碗瓢盆都能保证吗?况且一次性筷子也并非都卫生。所以,只有突破了消费者这一关,才能遏制住一次性筷子买卖流通的源头。”

  记者在采访时,还有的环保志愿者提出了“征税”的办法。如果征收较高的一次性筷子使用税,那么至少消费者在使用前就会考虑一下,是否确实需要用。有买的才有卖的,如果消费者都不使用了,饭店自然就不购买了。

  地下仓库、裸露存放、随意加工记者调查:“消毒筷子”这样上餐桌

  道外区南勋街、南头道街一带是哈尔滨市酒店用品销售的集散地。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这里大大小小百余家酒店用品经销店,全都在批发一次性筷子。

  “裸体”筷子麻袋装,消毒包装也批发

  5日,记者以一家饭店经营者的身份走进名为“辉宏”的酒店用品批发店。在店里一次性筷子价格从每双0.01元到0.04元不等,买卖全都按“件”走,一件是3000双到5000双。平日里被消费者认为“卫生”的筷子,在这里不论什么价位全部都“裸体”,用编织袋装着。当记者表示需要带有包装的筷子时,经营者立即为记者自豪地展示他的包装种类,并称这些一次性筷子的包装袋也是批发的。经营者出示的包装都是在哈尔滨市餐饮饭店里常常见到的,最简易的是印有“欢迎光临”字样的白色塑料包装袋,档次高一些的是纸制的。记者看到不论哪一种包装袋,上面都印有“已消毒”、“高温消毒”、“清洁卫生”的字样。经营者告诉记者,包装袋和筷子批回去,让饭店的服务员套上就可以了。如果买套好的也行,就是价格贵点要加点人工费。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种简易的一次性筷子包装外,这里的批发商还从事各种“套装”的加工。在一次性筷子的包装袋上印上饭店的名字、订餐电话和地址;制作成“餐具套装”,配齐筷子、牙签和湿巾;为餐具消毒公司配备一次性筷子和牙签。据了解,所有的这些套装,变化的是“外衣”,装入的筷子都是编织袋里的“裸体”方便筷。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哈尔滨市几家知名餐饭企业的订货单。

  跑水泡过的筷子照样卖

  6日,记者在道外区保障街189号院里,看到一个一次性筷子批发商的仓库正在装卸货物,这个仓库租用居民楼的一个地下室。从微型货车上卸下的一次性筷子都装在白色编织袋里,有的编织袋由于受潮底部已经发黑。记者与搬运工人走进仓库,大约2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里,一次性筷子堆积如山,很多编织袋的封口都开裂了,筷子散落一地。随着搬运工人的搬卸,还有一个工人在不停地清理着现场,将地上沾满灰尘的筷子收起重新装入袋中。记者称想批发筷子,是老板让过来看看,工人便对记者介绍起筷子的种类和价格。当记者对于编织袋底部受潮发黑提出质疑时,工人大大咧咧地说:“没事,只是外面的袋子黑了,筷子也就外面这一层会黑点,里面的都没事。去年我们仓库还跑了一次水,很多筷子都被泡了,晾干以后和原来一样,一点没走形。我们家的筷子质量你就放心吧。”

  从批发商的仓库里出来,记者对于一次性筷子已经心有余悸。

  哈尔滨市曾发布禁止收取餐位费、茶位费的公告餐具利润属非法所得

  在饭店用餐,结账时每人收取两三元“餐位费”,已经成了哈尔滨市餐饮业约定俗成的规矩。其实所有饭店收取的“餐位费”都属于违法收费,消费者完全可以拒绝支付,这一点市民中却少有人知。日前哈尔滨市工商局发布《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餐饮业收取餐位费茶位费服务费违法行为的公告》,再次明令禁止这种违法收费。

  据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新闻发言认孙丽介绍,按照餐饮业的惯例,餐饮企业应当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餐具,这种餐具应当经过消毒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成本应该核算在餐饮企业的经营成本中,而不应再向消费者收取。饭店的所有收费都应该事先明示,在不事先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收取的任何费用都是违法的。而对于湿巾、一次性餐筷、面巾纸等用品,不论餐饮企业是否告知,收费都属于违法行为。

  由此可见,目前在哈尔滨市较为盛行的“餐位费”、“餐具消毒费”、“一次性餐具使用费”都是不合理收费,商家由此而获得的利润全部是“非法所得”。如果市民能够充分认识这一点,那么那些因为贪图“一次性餐具”利润的餐饮企业或许就会自动地自己消毒餐具了。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