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9日电(周力 记者高长利) 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把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以绿色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绿护绿、美化家园”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塔河县把生态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不断加大绿化营林工作力度。建立青风亭樟子松自然保护区88公顷,加强中心苗圃建设,现已建成了花卉种植、经果林、北药种植和珍贵树种驯化培育四大科技示范基地。对广场进行了整体绿化,形成了东有中心苗圃,中有天祥、仁和广场,西有栖霞山生态园林的生态广场格局。春秋两季造林绿化期间,县营林局积极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军、中小学生、广大青年志愿者,深入造林地,栽植“公仆林”、“红领巾林”、“三八林”、“青年林”等义务林,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同时,绿化办还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栽植“清廉林”,建立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此外,塔河县积极探索新的森林经营方式,实施森林沟系经营、健康经营、景观经营。从2005年起,全县以绣峰、塔丰为试点实行森林沟系经营,把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林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结合,实行以国有民营为主的森林成沟系经营。以塔丰森林管护经营所为试点,实施森林健康经营。同时还加大了景观林建设步伐,在加漠公路塔樟段“绿色通道”两侧栽植了乡土树,对可视范围林地进行了清理,形成观赏价值高的森林景观,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环境。
截至目前,塔河县已恢复森林资源14.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2.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0.6%。全县形成了“城在林中、街在绿中、院在花中、人在景中”的优美环境,构建了“半城山水半城绿”的生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