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0日电 万里长江上,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生产的首台最大国产化水电机组源源不断地输出着强劲动力;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哈电集团郑重地签下全球首个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项目常规岛主设备生产合同;从巴西丛林到东非高原,哈电的产品为不同肤色的人们送去动力与光明……
5年的产值、收入、产量,超过了过去51年的总和。今年前10个月,哈电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4%,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4%。
是什么让以著名的“三大动力”为核心的哈电集团如此动力澎湃?
以科技为引领走引进、吸收、再创新道路———创新之魂铸造中国之“最”
在互联网上搜索“哈电集团”4个字,国内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空冷水电机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容量超超临界锅炉……一个个“世界先进”、“国内第一”,一个个“自主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字样跃然眼前。
曾几何时,与世界同业巨头的同台竞技中,在许多高端产品上的巨大差距让哈电人焦虑万分。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造了中国机电产业的哈电人怎肯甘于人后?凭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找准“核心技术”这个突破口,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奋起直追国际先进水平。
随后,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机构建起来了,与大校大所进行的技术合作展开了,一大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吸引来了,一台台先进的设备装备上了。如今,哈电集团技术中心已拥有包括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和知名技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2400多名技术人员;集团装备了包括320吨转子高速动平衡装置、高水头水力试验台等先进装备在内的科研、加工设备6000多台。
人才“软件”与设备“硬件”相融合,以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研究开发”层,以主机设计、工艺部门为核心的“制造技术”层及以博士后工作站和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上游技术”层三个层次的产品研发体系在哈电集团建立起来,使他们拥有了对引进技术超强的消化能力,迈开了“中国创造”的步伐。
通过参与三峡左岸机组的分包制造,哈电集团很快消化吸收了国际先进技术,在创新改造后生产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峡右岸水电机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与国际大公司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哈电集团引进了一大批先进发电设备技术,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创新,自主研发出的产品不是“世界领先”,就是“中国之最”,与世界同业巨头比肩。
转变发展方式,大上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绿色引擎”输出清洁动力
细数哈电集团近来研发、引进的项目,人们会找到一个共同点:高效、节能、环保。
新一轮大规模研发、引进新项目之初,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的哈电人就敏锐地认识到,传统的发电设备对能源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开发高效、节能、环保和高可靠性的清洁能源产品,将是机电装备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大型国有企业的责任。于是,他们投资21.3亿元,对重大项目升级改造。他们研制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氧化硫脱除率达到90%;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9FA级燃气轮机,单台机组年节省天然气4343万立方米;混流式水轮机效率比传统产品提高1.57%。
当国家节能减排的号角吹响,哈电当初决策的远见卓识收到丰厚的回报。世界上第一个三代核电项目———中国的三门核电常规岛设备项目花落哈电。今年以来,“上大压小”项目发电设备订单接踵而至,仅吉林电力集团就签订20多亿元的火电设备购买合同。目前哈电集团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订单已超过传统的亚临界机组产量。
社会责任是大型国企力担的义务,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哈电集团使两者有机融合并产生出几何效应。打造责任竞争力的新发展模式,不仅使企业发展有了更为强劲的动力,也无疑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做出了极好的诠释。
“引进来”铸就国际竞争力,“走出去”打造世界品牌———开放之路使“哈尔滨创造”走向世界
翻阅哈电集团签订的合同,人们会发现他们不仅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在国际市场上也斩获颇丰。
在国内发电设备市场上,30万千瓦以上大型火电机组的市场份额中,哈电集团“三分天下有其一”;发电机和汽轮机市场上,哈电集团产品中标率居有近“半壁河山”。但在“地球村”时代,在本土上称雄并非他们的终极目标,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才是他们大力“引进来”的初衷。
靠着自主创新已打造出的竞争力,哈电集团正大踏步“走出去”:苏丹东格拉输变电项目、印尼66万千瓦机组工程总承包、巴西35万千瓦机组等、印度4×60万千瓦机组、越南锦普30万千瓦机组……截至目前,哈电集团国际工程出口和总承包合同已达上百亿元人民币。
进军国际市场不仅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上与高手搏击,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才能立足全球同业第一梯队中,反之只能永远遁于人后。正是深刻地理解了这个道理,哈电集团持之以恒地在引进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新发展,与国际巨头在世界舞台上一争高下,在全世界打响“哈尔滨创造”品牌,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以喜人的业绩彰显着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风采,也践行着自己的目标:中国最好,世界一流,打造装备制造业备受推崇的世界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