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7日电 今冬,20余只喜鹊落户斯大林公园和九站公园,比往年明显增多。许多冰城市民每天一到中午就带着食物到江边喂食,成群的喜鹊按时来就餐,成为松花江畔一道亮丽的风景。
14日12时许,记者来到九站公园晨练区看到,一棵大树上有9只喜鹊,在附近大树上,还有10余只喜鹊飞来飞去,在不远的树枝上还有喜鹊的“家”。每天来锻炼的市民张师傅说,几年前这里只有两三只喜鹊,今年冬天喜鹊格外多。家住工部街的市民尹明对记者说,关于江畔的喜鹊,得从2005年说起。那年冬天,几位老大妈来江畔晨练时,偶然发现雪地上有两只白色尾巴、后背黑白,约有30余厘米长的大尾巴鸟在觅食,后来知道是喜鹊。老大妈们就扫出一块空地,从家里带来大米撒在地上,不一会儿,就有喜鹊来吃米,地上的大米很快被吃得干干净净。此后,许多市民都加入到喂食的行列中。市民吴大娘还特地到早市上买来小豆等食物,变换午餐花样。据了解,人们不仅在九站公园喂食,还到斯大林公园定点给喜鹊喂食。今年冬天,人们再到江边给喜鹊喂食时,发现喜鹊的数量明显增多。
据东北林大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有关专家介绍,喜鹊是一种留鸟,主要以虫子和谷物等为食。另外,喜鹊与其他鸟类一样,会不断地挑选适应的环境来改变栖息地,成群喜鹊落户松花江畔,是鸟类对哈尔滨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评价。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哈尔滨市在植树造林和改变生态环境方面力度较大,特别是道里区实施集中供热后,松花江畔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夏季罕见的江鸥云集,少有的野鸭出没,甚至引来灰嘴大天鹅等鸟类,到了冬季喜鹊又逐渐增多。喜鹊常栖身于乡间高树上,在城市见到喜鹊已属不易,成双成对或成群喜鹊一齐出现,更是罕见。
鸟类专家认为,江畔喜鹊的增多与人们的爱护和环境的改善都有关系。冬季是许多鸟类在冰城过冬的季节,对环境的要求很苛刻,总是挑选环境好,食物充足的地点。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在江畔建立多个人工鸟巢,设立固定的人工投食点,实施引鸟工程,以吸引更多的鸟类落户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