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0日电 日前,市统计局信息中心首次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哈尔滨老人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市区目前有60岁以上的老人70万,平均6.4个劳动力负担1位老人,92%的老人对物质生活表示满意,但一半老年人感到精神空虚。
2030年哈尔滨市老年人数将最多
据统计,目前哈尔滨市市区现有60岁以上的人口近70万,近1/3为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老年人口占市区总人口的13.2%,远高于9.6%的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我国大中城市12%平均水平。目前,哈尔滨市老年人仍以每年4.5万人在自然增长,按人口学统计至2030年哈尔滨市为峰值,届时将为1.5个劳动力负担一位老人。
一半老人对精神生活不满
据统计,目前哈尔滨市养老方式为三种,一是居家养老,占被访者的94.6%;二是社区民办养老院式养老,占被访者的5%;三是公办社会福利院集中养老,占被访者的0.4%。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居家老人目前处于“空巢”加“笼养”的生活方式。78.6%的老人成“看家”老人,其中20%为“空巢”老人,没有与子女共同居住或子女在外地的。孤单封闭的生活,使55%的老人对精神生活感到不满。老人们大多感觉自己的业余生活空间太窄,内容单一,有失落和孤单感,生活已处在社会的边缘化。
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不足
据统计,目前哈尔滨市有各类社会集中养老机构350家左右,床位总数6000张。其中公办社会福利院仅有3处,床位仅1000张,由于条件比较好,想要入住已登记排队的老人达500多人。其余很多民办、个体的养老机构,床位从4张到20张不等,由于条件较差,老人和儿女们很难接受。
八成老人将钱花在“药品”上
虽然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目前哈尔滨市老年人缺少适合自己的消费产品,更没有属于自己的消费娱乐场所。据统计,八成多的老年人主要将钱花在购买医疗保健品上,其中包括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生活用品和健字号药品等,占个人收入的37%。而老人们用于个人发展、趣味产品、高档消费品及提高生活质量和享受方面的支出仅占个人收入的11%。
加重身体不好家庭负担
据统计,目前哈尔滨市高龄老人增速加快,市区家有70岁以上老人的为37万户。哈尔滨市有近四成多的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其中不能自理的老人近7万人。哈尔滨市老人冬季发病率居全国第一,老年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病者均在全国属高发地区,这部分老人需要有人常年陪护和照顾。
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消费使市民家庭负担加重,同时巨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也在极大地考验着城市设施、劳动保障、医疗保险、疾病救护、居住条件和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