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举行的消防逃生疏散演练。张丕贺摄
老年人积极参加“消防进社区”活动。张丕贺摄
东北网12月20日电 2004年发生于兰西县红星乡敬老院的一场火灾让当地群众和消防官兵记忆犹新。当年5月2日,敬老院的一位老人在房间内吸烟,烟头掉在点着电褥子的床上,继而引发火灾。敬老院的房子年久失修,建筑材料防火等级差,没有防火设备。消防通道不畅,给扑救带来极大的难度。敬老院有5名老人在这场火灾中身亡。
这场火灾使当地政府上下受到极大震动,弱势群体消防安全成为政府和消防部门关注的重点。
绥化市消防支队防火处王春风处长介绍说,弱势群体集中地区的消防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足,很多中小学校舍、幼儿园、残疾人学校、敬老院、城镇棚户区的房屋陈旧,耐火等级低,电线老化,用火、用电、用气不规范,而且消防设施缺乏,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尤其是亡人火灾。有的特殊学校地处偏远,有的棚户区没有设置消防车通道,加上消防水源缺乏,一旦发生火灾就只能“望火兴叹”。特别是绝大多数城镇有老人、儿童的家庭未配置灭火器材,农村家庭更是一片空白,而家庭正是弱势人群的主要栖息活动场所。敬老院、中小学、幼儿园、社区老年人家庭已是消防部门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
绥化市消防支队曾做过统计,今年前10个月,该市因用火不慎、电器短路引起火灾分别占火灾总数和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的64%和52%,成为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养儿防老的家庭观念以及传统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新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年轻人在工作、事业和小家庭的多重压力下,缺乏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中的老人、儿童、病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导致很多老人、病人及残疾人独居,尤其在老式居民住宅楼,发生弱势群体火灾伤亡的危险性增加,一些年轻人独自生活在新建居民区,家中的老人独自生活或者老人和孩子一同生活,缺少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近年来,消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群众特别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防火知识缺乏,预防火灾及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差。一些老人、孩子、病人及残疾人,在发生火灾后惊慌失措,不报警,不采取任何扑救措施,甚至连火警电话都不清楚,从而导致火灾蔓延扩大,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如果具备必要的防火常识和有能力扑救初起火灾,将会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强化安全教育——消防安全之基
【消防安全宣传,让弱势群体对防火安全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体验到了消防安全与自身生活的距离,弱势群体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消防安全基本知识】
王春风处长说,关注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就一定要加强针对这一群体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建立起弱势群体消防安全的基础。
11月6日上午,绥化市北林区名都苑休闲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课”在这里进行。4堆木柴被点燃后,4位市民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抄起干粉灭火器,冲向火堆,瞬间将火焰扑灭。当地消防部门组织的《社区消防》、《农村消防》宣传图书正在向群众免费发放,引来大批市民围观。图书介绍了防火知识、灭火知识、逃生自救常识和火灾案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以前许多不清楚、不懂的安全防火问题,今天在这本图书里找到了答案。”胜利社区的张女士手拿《社区消防》图书不停地翻看。她表示回去后要让孩子好好读一读,让孩子掌握一些防火常识,增加应对突发火灾的能力。
绥化市北林区北林小学每学期都要在绥化市公安局北林分局消防科的指导下举行一次消防疏散演练,给学生们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刘艳宏副校长向记者介绍说,北林小学的学生人手一本《小学消防安全教育读本》,学校把消防安全课纳入课表,一周二节课,安排专职教师授课。学校还利用闭路电视,进行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照明电,不要玩,千万不能摸电线,电线处处有危险,用电常识记心间。”、“遇火灾,119,火警电话记心头,速离险境求援助,生命安全最关键。”、“电视剧,动画片,躺下床铺就不看,迷迷糊糊睡着了,当心电视被烧烂”……这是安达市新兴小学编写的《小学生安全常识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深受学生们喜欢。在新兴小学德育主任李伟利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厚厚几本的消防安全内容的试卷,李主任介绍说,前不久,五年级刚举行完消防知识竞赛。过几天,五年一班还要举行《消防安全系着你、我、他》主题队会观摩课。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利用多媒体教室,在看护时间进行全校性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由各学年组长授课,授课内容包括“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发生火灾如何逃生”等内容。
在绥化市机关幼儿园,记者看到幼儿园的过道上贴着防火安全标识和消防安全宣传图画。刘丽环副园长说,幼儿园在教学中通过“多元智能”练习,通过游戏、举例的形式,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受到了消防安全教育。在园长办公室墙上挂的“大型活动流程表”上,有一项活动就是组织大班孩子参观消防队。刘丽环说,北林区消防科的人我们都很熟,他们经常来我们幼儿园指导,我们也总去消防队参观。
今年夏天,肇东市雷锋老人清洁院迎来了熟悉的朋友——肇东市消防大队官兵。官兵们指导清洁院的老人们进行消防疏散演练,指导老人们正确使用电器。
正是这种细致周到的消防安全宣传,使弱势群体人员对防火安全有了明确的认识,使他们体验到了消防安全与自身生活的距离,让弱势群体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防灭火技能,提升了弱势群体面对火灾事故自防自救的消防安全素质。
弱势群体消防安全——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
【关爱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应该由政府牵头,其它各相关部门联动,建造一些具有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服务性和福利性场所,取缔条件差的弱势群体聚集场所】
弱势群体身份特殊,要让他们远离火灾危害,不是某一阶段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爱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应该由政府牵头,其它各相关部门联动,建造一些具有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服务性和福利性场所,取缔条件差的弱势群体聚集场所。兰西中心敬老院的做法,值得提倡。
与此同时,也要抓好消防硬件设施的建设,在公共场所设置便于弱势群体逃生的报警自救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弱势群体可顺利逃生自救。通过安装在特护家庭中的一个呼叫器或电铃,为特护者提供报警和紧急呼叫服务,危急时老人只需按动呼叫器或遥控按钮,就可与社区消防工作站、义务消防员、邻居取得联系,获得救助。民政部门可为每个特护家庭配备一个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扑救。
据了解,目前,绥化市消防支队所属各消防大队都已确定一名副职领导负责弱势群体消防安全工作,支队和基层大队逐步形成了与驻地教育局、老年活动中心、工会定期联合对全市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老年公寓、敬老院、农民工宿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的长效机制,积极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绥化市针对弱势群体消防安全,在社区、城镇街道、农村乡镇村屯等社会最基层层面上,依靠社区管理委员会、居民委、村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消防监督干警、社区及农村警务室等方面的力量,积极落实各项消防工作,为弱势群体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不仅如此,在绥化,由机关干部、教师、医生、大学生、企业工人、自由职业者等热心公益事业自愿组成的消防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他们积极投身社会消防工作,在弱势群体消防保卫中完成大量工作。消防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老、弱、病、残居民家中,帮助检查维护用火用电设备,清理杂物,传授火灾自救常识。在弱势群体居民家中设立求救电话,遇到险情及时求救。
吴文海支队长说,关注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是社会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关部门应将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问题纳入防控重点,将弱势群体的安全监护纳入整个社会的安全大体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弱势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让老人们安享晚年,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病人们早日康复,让残疾人感到温暖,积极营造关爱弱势群体的浓厚氛围。
强化看管力度——安全的“防火墙”
【把消防监督管理延伸到弱势群体已势在必行,社区和农村是弱势群体的主要居住地,充分发挥派出所和社区委员会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弱势群体抗御火灾能力的有效途径】
弱势群体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在火灾面前,弱势群体自身消防安全意识普遍不高,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脆弱,这一点在老人和儿童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反应迟钝,甚至瘫痪、痴呆,致使在火灾袭来时防救能力极弱,儿童则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比较差,出现紧急情况,容易不知所措,缺乏应有的自救和逃生本领,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有效逃生。
绥化市消防支队吴文海支队长说,消防部门除了要把精力放在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管上外,也要把小商店、小饭店、小作坊、小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等场所纳入监督视线,把消防监督管理延伸到弱势群体已势在必行。社区和农村是弱势群体的主要居住地,扎实开展社区、农村和派出所的消防工作,充分发挥派出所和社区委员会在本辖区防火灭火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弱势群体抗御火灾能力的有效途径。
绥化市公安局北林分局团结派出所民警于海飞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到辖区内的韩忠录家里去一趟。韩忠录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是团结派出所登记在案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冬天来了,于海飞来韩忠录家检查用电用煤气情况,叮嘱韩忠录一定要注意安全。于海飞和韩忠录的女儿韩影经常电话联系,询问老人的日常情况,并要求韩影如果老人在家里发生紧急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他。
在北林区,像于海飞这样的民警很多。记者在团结派出所副所长王宪明办公电脑上,见到了《团结派出所弱势群体登记表》,弱势群体的基本情况、主要社会关系、管理情况、监护人姓名等,一目了然。“辖区所有的弱势群体,我们全部登记在案,包片民警定期走访,每周要和监护人联系二次。”王宪明说。
也正是因为在群众中开展经常性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加大了看护力度,团结派出所辖区5年未发生火灾。
3年前发生在兰西县红星乡敬老院的那场大火成为当地的“切肤之痛”。痛定思痛,兰西县有了“大动作”。全县14个敬老院,除了条件较好的平山镇敬老院外,其余13所敬老院全部整合在一起,在康荣乡荣发村哈黑路西,距县城6.5公里处,投资900万,建成兰西县中心敬老院,全县260余名孤寡老人全部集中在此生活。建设过程中,当地消防部门就建言献策,指导帮助敬老院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在敬老院门卫室,记者看到,敬老院安装了可视监控系统,通过监控屏幕,工作人员就能看到各层楼走廊里的每个角落。敬老院设有专门的吸烟室,房间内严禁吸烟,房间内配有烟感、紧急呼叫设施,一有异常,门卫监控室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敬老院院长汪亚琴说,县消防大队经常派人来检查,发现有火灾隐患,就要求我们整改。我们敬老院设了专门人员负责防火工作。平时,要劝阻老人不要在寝室内吸烟和使用电炉子、电褥子,定期检查全院的安全防火工作,做义务消防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培训,向院民们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宣传。
66岁的赵福老人是退休老党员,居住在安达市绿色家园社区。2003年,绿色家园社区成立了6支党员义务宣传队,老人既是帮助弱势群体服务队的一员,也是社区消防安全服务队的带头人。平时,老人就在社区里巡逻,家中只有老人或病患的家庭是服务队重点关照的对象,时常要到这些人家走一走,检查电线线路和保险丝,叮嘱注意家电的用电量,不要超负荷运行,还告诫居民们家里没人时要断电,以免出现意外。社区副主任仲晶晶向记者介绍说,义务消防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整治辖区内火灾隐患,设置消防简易设施,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对辖区内的老弱病残人员登记备案,实行邻里守望行动,组织周围邻居与其成立“一帮一”帮扶对子,每半个月检查一次弱势人员看护落实情况。
在肇东市哆来咪幼儿园,一楼大厅有一面视频监控墙,随意打开一台监控器,一个房间内的小朋友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幼儿园负责人告诉记者,设置视频监控,不仅方便了家长们观察孩子的行为,也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以防意外的发生。记者看到,幼儿园每层楼的墙上都有卡通式的“安全小卫士”张贴画,上面有防火、逃生小常识。“我们幼儿园担负着孩子们的教育看管责任,更要保障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掌握一些安全知识,能遇事不慌乱,配合老师的指挥,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