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为啥没人爱当导游? 学历低待遇低地位低造成导游荒
2007-12-21 14:29:2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苏强 摄

  东北网12月21日电 18日上午,一个南方旅游团正在导游的引领下游览哈尔滨市太阳岛。张先生落在队伍最后面,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去听导游讲解,张先生回答说:这里的风景不错,就是导游员不太专业,解说没意思,只知道领着大伙跑路……

  学历低

  专职从业人员只有7%

  据哈尔滨市旅游局导游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哈尔滨市共有专职、兼职导游6900余人,其中专职导游占7%左右,近93%为社会兼职导游,女性占大部分。60%的导游年龄在30岁以内,80%为大专学历。这些人当中1/4为导游专业毕业,大多数持有初级导游证(导游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特级)。

  哈尔滨市某高校旅游系刘老师认为,我省导游整体素质不如南方导游,南方导游经过较长时间培训,解说有文化品位;我省很多导游只讲表面的情况,很少挖掘历史,缺少文化内涵。

  一位机关离休干部也对记者说,我省导游解说水平低,景色文字表述太少。他说,旅游景点实际是介绍出来的,游客看到的是眼中的景色,而导游介绍的是心中的景色,如果介绍不好,景色就会大打折扣。

  一位来自深圳的旅游者说,包括哈尔滨市在内的东北导游成了“导购”,为多拿提成,他们经常会带你去买这买那,在旅游过程中的大量时间都被购物占用了。如果游客不愿购物,导游态度就变了,有时游客只好违心买点商品。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导游员在考取资格证书时的培训是一种应试培训,技能掌握缺乏针对性。同时导游证取得资格门槛比较低,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参加导游资格考试。另外,目前在哈尔滨从业的导游员队伍并没有做到全部属地化管理,有大量非哈尔滨号段的导游员在哈从业,监管起来有很大难度。

  哈尔滨冰雪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丽华从1998年至今一直做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对导游员队伍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她说,目前哈市考取导游证的人很多,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实际上却很少。

  待遇低

  导游员只好想法赚外快

  一般情况下,培养一名较成熟的导游员需要一两年左右时间。但由于目前导游业竞争激烈,导游的薪金过低,从业人员没有“三险一金”,许多导游员没干几年就改行了,造成了导游队伍的不稳定。

  许多导游员都反映,导游这行非常辛苦,带团的时候早上四五时就要接站,忙到后半夜才能睡觉。

  曾经在哈市一家旅行社做过导游员的徐萌说:导游工作太辛苦,尤其是冬天的冰雪游,带着客人在户外旅游几个小时,冻得直打哆嗦。

  徐萌说,不可否认,一些导游员利欲熏心,影响了行业诚信,但有时候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不把心思放在服务质量上,而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业内人士说,目前,龙江旅游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之间激烈的压价竞争直接导致导游员的工资不断降低。一些旅行社为控制成本,不断减少导游的固定收入,不但导游出团没有薪酬,甚至还反过来要求导游出团交人头费,导游便不得不指望着旅游者购买商品来获取更高的提成。还有那些兼职导游,带团没有基本导游服务费,所以就得靠提成赚钱。

  地位低

  让优秀人才望而却步

  近几年,一提导游职业人们就会联想到“黑”、“贪”、“欺诈”、“宰客”等字眼儿,游客不尊重导游的工作,动辄就恶语相向,让导游员们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王丽华经理说,社会对导游行业的偏见,让许多优秀人才不想当导游,这是导游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哈尔滨市旅游局导游办的赵主任认为,高素质导游人才队伍的形成,不只是提高导游个人的素养问题,而应是多管齐下的结果。社会只是一味地埋怨导游素质不高,而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建设,有失公允。因此,重视导游人力资源的体系建设,规范经营实体的经营行为是当务之急。只有在优化外部环境的同时,强调导游员加强自身修养,才有现实意义。

  赵主任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导游素质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更关系到旅游事业的兴衰。近年来,龙江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对导游员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导游队伍的现状显然无法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位从事旅游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说,企业希望使用素质高、经验丰富的导游员,也曾打算投入资金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但眼下这种局面让他们也心存顾虑。主要就是因为当前市场准入门槛儿太低,什么样的人都能干这一行当,市场经营无序,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公众形象,坏了导游的名声。因此,希望政府部门能加强规范引导,制订完善行业法规,为龙江旅游业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导游员队伍。同时,也希望社会各方给予导游员客观的理解和支持,给导游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链接

  应加强保护导游人员利益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首届旅游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当前由于导游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缺失、旅游机构管理不合理、缺乏相应救济机制,导致优秀导游人员不断流失。因此有必要研究导游人员的利益保护问题,结合《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明确导游人员的权利义务,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化具体法律规范,从而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