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齐齐哈尔市新建的速度滑冰馆
编者按
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将于2008年1月18日~28日在齐齐哈尔市举行。这次运动会是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最后一次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更是冬奥会前全国冰雪运动项目的一次大演练。距冬运会开幕时日不多,主办方筹备情况如何,冬运会的举办给鹤城带来哪些可喜变化?本报派出记者组赴齐齐哈尔作深入采访,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全国十一届冬运会前夕看鹤城》。
12月10日,距离全国第十一届冬运会召开还有40天。这一天,齐齐哈尔天气寒冷,齐市电业局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一道,加班加点,提前10天完成了冬运会电气工程施工任务。抹去头上的汗水,工人们说:“为确保冬运会顺利召开,我们辛苦点没啥。”
3天后,在向省政府检查团汇报时,冬运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齐齐哈尔副市长马立群说,现在,冬运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全市上下已做好充分准备,只等2008年1月18日拉开冬运会的大幕。
比赛场馆试运行良好
十一冬会是历届冬运会设置项目最多、竞赛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次。报名参赛人数达到1000多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35个代表团参赛,规模为历届冬运会之最。比赛项目分5个大项,11个分项,90个小项。除继续保留冰壶比赛外,本届冬运会还首次增加了单板滑雪项目。
在十一冬会组委会成立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说:“全国十一冬会是2008年奥运会前我国举办的最后一次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也是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前奏,必须办好。”
2003年1月18日,齐齐哈尔市从上届主办城市哈尔滨接过了承办第十一届冬运会的会旗。从这一时刻开始,齐齐哈尔人把压力和责任,化作了加快筹备冬运会的匆匆脚步。
在此后的4年多时间里,齐齐哈尔市采取超常措施,举全市之力,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筹备工作。
场馆建设首当其冲。根据项目设计,十一冬会冰上项目比赛需要4个场馆。齐齐哈尔市在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投入6600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达1.96万平方米的速度滑冰馆,作为十一冬会开闭幕式和速度滑冰比赛项目的主场馆。目前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同时,全市又投资500万元对原有的三个冰上运动馆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其中2号馆波斯登滑冰馆建筑面积由3800平方米增加到4200平方米,观众坐席由1000个增加到2500个,3号馆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400平方米增加到4200平方米,增设安装了必要的相关设施。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目前竞赛所需的各类器材、备品已经陆续购进安装,场馆的计时计分公开显示系统、音响等相关设施已调试完毕。同时,今年齐齐哈尔市还成功承接了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和全国冰球联赛两大赛事,场馆试运行情况良好。
在新建速滑馆内设立了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主新闻中心。下设1号馆、2号馆和亚布力3个新闻分中心,各新闻中心之间均设有信息网络,供记者随时查询。
开幕式以冰雪体育为主题
历届全国性运动会的开幕式都是重头戏。十一冬会开幕式舞台晚会演出以冰雪体育为主题,以歌舞为主,突出地域特色、冰雪特色、运动特色、奥运特色。在搞好节目编排基础上,充分调动舞美、灯光、音响等设计、技术效果,增强演出的庄重性、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场的震撼力,升华演出的主题。汤灿、陈坤、阿尔法、黑鸭子组合等国内实力派歌手和舞蹈演员将参加晚会演出。现在开幕式演出已经进入实质性节目彩排阶段。
16家接待宾馆扫榻待宾
参加本届冬运会的除国家和省部级领导外,还将有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1500多人,新闻记者500人和各省市观摩团共计近3000人,接待工作显得尤其繁重。
作为本届盛会的东道主,齐齐哈尔市突出主动、周到、热情、高效、满意、平安的良好气氛,对接待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目前全市12家宾馆被确定为十一冬会接待宾馆,4家宾馆为备用宾馆。各接待宾馆、饭店狠抓了硬件设施维修改造和外观形象的更新美化,上岗服务人员进行了严格培训。
在交通方面,组委会协调开通了齐齐哈尔至亚布力滑雪场的绿色通道,以方便新闻媒体记者及嘉宾往返各比赛场地。与民航、铁路部门协调商定了十一冬会期间的输送计划,开通了联合航空的齐齐哈尔航线,北京至齐齐哈尔的航班达到每天一班,确保十一冬会人员出行便捷。
十一冬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得到全社会响应,来自全市四所高校的千余名大学生踊跃报名。通过层层选拔,组委会确定了300名志愿者。据介绍,本届冬运会志愿者不仅有在校大学生,还有很多热心市民参与。现在,对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精细、人性化的服务,将为赛会增添温情色彩。
把十一冬会办成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冬运会,这是齐齐哈尔市在筹办十一届冬运会过程中,给自己提出的目标。随着冬运会召开的日益临近,齐齐哈尔人离这个目标,已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