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铺开纸就铺开生命 提起笔就提起灵魂”——访书画家丁一先生
2007-12-24 23:07:45 来源:东北网  作者:付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4日电 题:“铺开纸就铺开生命提起笔就提起灵魂”——访著名书画家丁一先生

  东北网记者 付巍

丁一先生挥毫泼墨

  在丁一先生哈尔滨书画展的前夕,很有幸的采访到了这位大家。在我看来,他可以被称之为杂家,他不仅在诗词和国画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方面也有突出的才华,著有电影、电视、小说、报告文学等多篇作品。“铺开纸便铺开了生命,提起笔便提起灵魂”是他对创作的感悟。他说,任何艺术或艺术家,如果不把自己的灵魂溶于作品之中,与生命结成一体,他的作品便没有灵魂,也便没有了生命力。

  书画以灵性传情

  离开黑龙江30多年,他如今已年过半百,但书画的爱好却始终不能放下,而且越来越喜欢。他谦虚的说,自己是个不入流的书法家、画家,不是科班出身,作品分不出风格,更谈不上流派。其实,他是博采众家之长,他的与众不同就在于,给书画赋予了灵魂。

  他在画麻雀时,为它们写过几句话“小小生灵游历于大千世界,无华羽以取宠,无巧舌以媚人,食不择美味,栖不攀高枝,无名利之累,无奢望之求,悠悠然于天地之间。真君子之风也”。几句话似乎是他今天的心境,现在的丁一先生徜徉于文山书海,挥毫泼墨之间自得其乐。

  丁一先生出版的书法集被启功先生誉为“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可见他书法的精湛之处,他现在仍然每天坚持练习3-4个小时书法,他对文字情有独钟,这正是他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不懈追求的表现。

  他的书画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南海、钓鱼台、人民大会堂等地收藏,也曾被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作为国宝级礼品赠送外国元首。

丁一先生的作品

  以文学作品抒发情怀

  2003年,他闭门3个月,创作了25万字的长篇小说《春寒》。作品描写了70年代末,中国农村社会底层农民受益于土地承包责任制政策,将原有集体经营的土地分到自己手中,真正行使经营者享有的权利而且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故事。作品词句朴实,文笔清新,人物刻画深刻,特点鲜明,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用普普通通的平民的视野平时地反映真实的社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将那个时代的最基层人民的生活反映的淋漓尽致。他的作品,以真实著称,贴近群众,不是那种束之高阁的只有少数人才能读懂的所谓的“艺术”,是让广大的人民大众都能欣赏进而从中得到启发、得到享受的艺术,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正如他所说,一个艺术家、一个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钟情只是一个表现,应该通过作品中的特定人物表现出来,而且,艺术家就应该是人民的艺术家,只有深植于人民大众,从人民大众中吸取养分,艺术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才能流传的更长更久。

  除了长篇作品,它的报告文学、随笔有都是由灵感而来。他经历坎坷,阅历颇丰,爱好文学,著有电影、电视、小说、报告文学等多篇作品。其中尤以长篇小说《春寒》、散文集《岁月无痕》、电视剧《风雨人生》、报告文学《大潮新起》等影响甚广,受到好评。

  钟情传统文化

  丁一先生深爱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他强调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同样重要,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心灵的空白却越来越明显,精神世界的发展已经远远被物质的发展所超越,因此现代人急需要具有超时空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来填补心灵空白,充实精神世界。他现在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海南大学、浙江大学等20多所名校特聘教授,还被聘为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导师。

  丁一先生还是著名演讲家、社会活动家。每年都为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作讲座,从2005年他累计演讲次数达到120多次,还为中央领导做过题为《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专题报告,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

  如今的丁一先生淡泊名利,过着与世无争的闲散生活,终日与诗酒为伴,往往酒后挥毫泼墨,吟诗做画,好一个潇洒人生。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