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8日电 最近,嫩江县长福镇和嫩江农场这对“老朋友”,又将“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向前推进了一步,两家在长福镇新发村共建了一个农机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正在购置农机设备。明年春天合作社将投入使用。
是今年突飞猛进的深松整地,让两家看到了“场县共建、跨区作业”的美好前景和巨大潜力。
长福镇党委书记顾孝春介绍说,早在2004年,嫩江县长福镇和嫩江农场就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场县共建”。随着共建领域的扩大,农场到地方进行深松整地的面积也不断增加。今年虽然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旱灾,但去年秋天经过农场“跨区作业”的8万亩地仍增产12%,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因此,今年农民用农场先进大农机深松整地的热情特别高,整地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达到16万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0%。
如今,嫩江农场副场长贾国胜,再也不为派机车到农村作业而发愁了。他告诉记者,最初与农村合作时,因为农村的耕地多年未深松,特别硬,加上深松的面积小,农场的机车作业吃力,耗油量大,所以经常是派谁到农村“跨区作业”都不愿去,甚至有3名农机手半路跑回农场的情况。近两年,由于农村深松整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今年农场机车在农村的作业量比去年猛增了50%。像以前从未进行深松整地的长福镇爱国村,今年用农场375马力的联合整地机将全村16000亩地全部进行了深松。因此,今年农场平均一台农机的收入就增加了3万元。
在今年深松整地的过程中,“场县共建、跨区作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嫩江县农机局局长姚俊海说,今年嫩江县超额完成了深松整地任务,整地面积为205万亩,其中84万亩是由农场70多台(套)大马力农机完成的,其作业面积比例超过了总数的1/3。这使得场县之间的友谊更牢固、合作更深入。今年,嫩江在农村建立了15个“跨区作业”服务站,为农场的农机手提供食宿、加油、存车等方便条件。又在省里投资的基础上,与农场共同投资组建了3个股份制农机合作社。这将使“跨区作业”由流动作业向固定为地方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