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7日电 一家4口人全部下岗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特困职工于金兰,在市经贸委工会主席吕忠刚的担保下,两次贷款1万元,开了一家烘炉厂,不仅重新就业,还安置了4名下岗工人。据统计,3年多来,该市各级党政干部和工会干部用工资或房屋作抵押,为各自帮扶的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开展脱贫项目担保贷款430多万元。
七台河市是一座缘煤而建的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经济结构不合理,出现了大量下岗职工。该市总工会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和下岗职工有自主创业、自我脱贫的强烈愿望,却由于缺少资金、且无抵押物担保贷款而受到制约。2003年初,结合黑龙江省委开展的“一帮一”城市扶贫解困工程,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了以“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扶持贫困职工脱贫”为主要内容的“双扶工程”,组织全市4600多名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在市总工会宣传和号召下,党员干部纷纷用自己的工资、房产为有好项目却没有贷款抵押物的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提供贷款担保。
该市地税局党员干部与七煤公司新立煤矿的20户特困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他们不仅帮助这些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还帮助困难职工谋划脱贫思路。在局长张亚洲的带领下,全局党员干部用工资卡作担保,贷款11万元,为困难职工解决了启动脱贫项目无资金的难题。经过3年帮扶,新立矿的20户特困职工全部脱了贫,并有两户达到致富水平。
七台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姜艳说:“党员干部的这一举动使困难职工自主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不仅为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自主创业解决了资金问题、增强了困难职工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动力,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