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0日电 曾经,我们以为冰雪会是阻碍哈尔滨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寒冷和不便。然而,智慧、勤劳的哈尔滨人挥凿舞铲,从凿冰捕鱼到雕冰塑雪,化寒冷为神奇,传盛名于五洲。当“冰雪品牌”根深蒂固地注入哈尔滨的山山水水、行行业业之后,哈尔滨的软实力又得到进一步提升。
“冰雪品牌”根深蒂固
一提起冰雪,人们自然会想到哈尔滨。在中国,似乎没有哪个城市能像哈尔滨这样与冰雪结合得如此紧密。省冰雪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王景富曾著文记载:哈尔滨是我国开展冰上运动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因滑冰运动的广泛开展而获得“冰上运动之城”的美誉。随着冰雪资源的开发,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等形成板块,充实了冰雪节庆市场,其国际性、群众性、参与性不断彰显。
最引以为自豪的是哈尔滨冰雪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冰灯游园会、太阳岛雪博会还多次创世界吉尼斯纪录。2007年10月,世界最大的冰雪游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获世界华商组织联盟首次设立的“文化艺术特殊贡献奖”。
哈尔滨的冰雪体育及冰雪文化也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哈尔滨先后承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速滑世界锦标赛、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大奖赛等许多洲际国际冰雪赛事。在世界冬泳运动中,参与人数及表演场次最多的哈尔滨冬泳已成为“哈尔滨十大名片”之一。
与冰雪节同岁的哈尔滨冰雪经贸洽谈会,是我国独一无二的以冰雪为媒介的经贸盛会。“冰洽会”期间,众多企业家、经济学家云集冰城,参加中国企业家论坛、黑龙江冬季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老工业基地建设高层论坛等国内著名经济年会。
就连冰灯、太阳岛、冰雪大世界等冰雪景区或冰雪产品,都被哈尔滨人申请了注册商标或网络域名,在食品、广告等行业发挥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泛传颂“冰雪品牌”
好产品还得靠吆喝。
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最了解品牌培育、资本增值的要义。所以,一系列的宣传和促销活动如影随形,助推着冰雪产品走出哈尔滨、走向世界。
每年冬季,为了宣传冰雪节、宣传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重复着一件工作,就是尽最大努力、邀请尽可能多国家和地区的记者在冰雪节期间来哈尔滨转一转、拍一拍、写一写。刚刚开幕的本届冰雪节上,400余家中外新闻媒体千余名记者云集哈尔滨,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哈尔滨冰雪节的辉煌。法新社、美联社、路透社、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权威媒体每年都把哈尔滨冰雪节列入年度报道计划。年逾五旬的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夏君对冰雪节情有独钟。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在即,夏主任左腿骨折,却坚持拄拐来到了哈尔滨。
冰雪节“关门宣传”和“走出去促销”的效果大不相同。2003年起,市冰雪节组委会办公室采取了一种新形式宣传冰雪节—————“白雪公主”冰雪旅游促销团,由冰雪办工作人员带队,20多名身着节日盛装的冰城美女南下对冰雪节、哈尔滨进行宣传。目前,“白雪公主”们的足迹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30多个市。同时,市冰雪办还多次赴京、沪、港及俄罗斯、美国的一些城市举行冰雪节新闻发布会或冰雪旅游推介会。
游客的口碑也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每年冰雪节,来哈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达500万至700万人,这些游客归国、回家后,都讲述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的冰雪节生动、形象、具体,富有感情色彩,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极强的说服力,让更多的人产生了赴哈参加冰雪节的强烈渴望。
就这样,哈尔滨的冰情雪韵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广泛传颂,冰雪节成了哈尔滨一张亮丽“名片”。
“冰雪品牌”带来城市殊荣
冰雪,给哈尔滨带来了一笔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无形资产—————
1992年1月5日,国家旅游局和黑龙江省政府在哈冰灯游园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友好城市观光年冰雪风光游直游式暨冰雪节开幕式”。翌年,哈尔滨冰雪节被确定为国家级旅游项目;1996年底,冰雪节跻身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年五绝、五奇、五美、二十胜”中的二十胜之一,哈尔滨被确定为全国旅游年活动第一站,承办了冰雪风光游首游式;2007年11月,太阳岛因独特的旅游、文化及冰雪艺术资源而获得首批“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称号。
不难看出,冰雪节为哈尔滨增加了“软实力”,提高了城市竞争力。1999年初,哈尔滨被评为首批54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并确定为全国举行世纪庆典活动的十城市之一;哈尔滨于2003年跻身中国47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列;2006年10月,哈尔滨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20强;2007年3月,哈尔滨入选“中国十佳宜游城市”,同年9月以“北国风光”位列最美丽城市排行榜前20名;2007年,哈尔滨又入选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这些殊荣的取得,都与冰雪品牌的塑造有关。
冰雪无形,品牌无价。正如一位哈尔滨市民在《哈尔滨赋》中所抒发的:有人云,哈尔滨者,七九河不开,八月即飞雪,冰城也。予观夫,哈尔滨者,天寒城愈热,人比桃花灼,春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