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3日电 打破居委会干部“大爷大妈”的传统格局,大学毕业生争当“小巷总理”,昨天,记者从南岗区大成街道办事处锦秀社区、建工社区了解到,多名大学生担当社区干部,用“知识”服务百姓。
南岗区锦秀社区副主任李向晖,是哈尔滨学院心理健康专业2007年毕业生。去年10月份,当李向晖来到报名处交上资料时,负责报名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很意外,应届大学毕业生要到社区工作,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事情。
如今,在社区工作了3个月的李向晖讲,她现在主要负责社区老年人及民政方面的工作。李向晖说,记得当她第一次作为社区干部走访一户贫困家庭时,看到其家里连件像样的电器都没有,从此,决心好好为居民服务,用心为百姓解决生活难题。
南岗区建工社区副主任张瑞,是2006年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张瑞讲,从第一天到社区工作开始,她就觉得能成为一名社区干部是很自豪的事情。社区是最接近百姓的基层单位,她很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增加社会经验。据了解,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是通过街道办事处笔试、面试,社区居民选举等多种方式,最终走入社区工作的。尽管每月的工资不到1000元,但他们感到能得到锻炼,乐在其中。
锦秀社区老书记郑惠琴说,多年前,社区(居委会)每天处理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所以大爷大妈就比较适合担任社区干部。随着社区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许多政府办理的事务逐渐移交给了社区,下岗再就业培训、社区治安、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权益、低保贫困家庭救助等问题,都被纳入了社区的管辖范围。
多年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的王宇教授认为,现今,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方法偏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大学生可谓势在必行。
据王宇介绍,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社工专业,为社区建设、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大学生争当“小巷总理”,说明哈尔滨市大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已经向更加理智、科学的方向发展,高校也应引导、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单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