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友谊县舍弃百万元税收“砍掉”三家污染企业
2008-03-01 00:49:3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杨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日电 曾经污染友谊县城区三十多年的水泥厂终于停止了冒烟和排放粉尘,去年与这家企业一同列入关停”黑名单”的还有从事造纸和糠醛生产的另外两家环保不达标企业。此前,六、七十年代建厂的这三家老牌企业,曾一度作为友谊地区工业经济的“顶梁柱”,年创税百万元,而备受重视与关注。

  用政府舍弃年百万元税收、经济总量五千万元,企业损失三千多万元的代价,换取一个适宜人居生存、社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友谊人觉得:值!

  因县、场并存的特殊体制,没有农业的友谊县,一直把工业当作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经过培育扶持和招商引资,目前县域内有工业企业近40家。

  “每年百万元的税收,对于经济总量小的友谊来说相当可观,但这种效益远不足以弥补它给环境带来的损害。”县环保局副局长秦作杰如是解释。

  其实,友谊县整饬环境污染的决心由来已久,但一直陷于“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羁绊。随着国家加大环保力度,在“民意”支持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007年以来县政府先后关停了的三家严重污染环境的老企业,停产改造或限期治理了八家轻度污染环境的企业。

  中北糠醛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创汇化工企业。企业被关停,董事长王洪臣始初觉得很“委屈”,多年来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他们“尽心尽力”,生产排放的废渣,80%被用作锅炉燃料烧掉,糠醛渣还被开发生产出了水稻专用肥、水田调酸剂等系列产品。

  王洪臣告诉记者:“尽管舍不得,但最后我们也想开了,不能只重视发展,而忽视环保。”从长远着想,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投资800多万元,在五里外无人区重新建厂,新企业一步达到“零排放”。

  “对于被关停的企业,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采取了积极稳妥的措施,努力帮助其做好转产及其相关处置工作”。县经委主任于志福介绍说:“除对糠醛厂搬迁新址给予全力支持外,县里还计划在原水泥厂区开发一个商、宅综合小区,并帮助造纸厂尽快开发新的环保产业项目。

  在“铁腕”治污的同时,友谊县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示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据悉,在部分企业关闭或停产的情况下,去年全县工业经济仍呈较快上升趋势。地方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0.5%、53.7%和20%。

  “宁肯少要GDP,也坚决不上污染项目”。今后,友谊县在发展经济中将死守这条底线。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