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人大代表杜吉明 |
东北网3月7日讯 黑龙江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代表团杜吉明表示,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是实现龙江发展战略举措。
杜吉明说,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活力的经济,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扩大经济总量的主体力量,增加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优化产业结构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温总理在这次报告中,对发展非公经济又做了重点安排,强调要加强政策扶持,创造优良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非常切合我省实际。从目前看,黑龙江与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在非公经济,潜力也在非公经济。七台河近年来之所以有了较快发展,最主要是得益于非公经济的大发展。2007年非公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占地方经济总量的92.0%,占全市税收的58.8%,占非农从业人员的60.0%,销售收入超亿元、纳税超千万元的非公企业发展到21户,2户企业跻身全省50强企业行列,占入选民营企业的九分之二。
杜吉明认为,落实温总理报告部署,进一步加大非公经济推进力度,以非公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拉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做到以下六方面:
一是推进招商引资战略升级。把“好”字优先的要求落实到招商引资工作中,由注重量向提升质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优先引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环保工艺先进的项目,重点是拉长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项目,非煤接续产业项目,高科技和外向型项目。
二是引导非公企业集群发展。加强对非公企业的规划引导和项目调控,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围绕双叶公司、宝泰隆公司、大森林集团等产业龙头,加强企业间协作配套,形成集群效应,努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配套完善、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
三是推进非公企业体制创新。引导非公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树立开放合作意识,尽快走出家族式管理的初始阶段,以产权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走联合发展、规模经营、快速扩张之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今年要扶持宝泰隆公司成功上市。
四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少,是我省民营经济的一大弱点。温州市拥有全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64个,这是他们非公经济保持强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引导非公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政府要对评为全国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重奖,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搞好品牌创建服务,力争每年都培育出几个全国名牌产品,增强非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今年我市要争取双叶家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五是提高非公企业人员素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好的企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头人,人才缺乏是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去年我市财政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定期来七台河给企业家讲课,并组织企业家到温州等地学习考察,效果很好,受到企业的欢迎。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搞好企业家培训,并制定特殊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引进和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六是营造优良发展环境。非公经济是环境经济和政策经济,民营资本是流动的资本、会飞的资本,哪里政策优、环境好,哪里的非公经济发展就快。按照十七大“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我们把今年作为全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年,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依法加强对非公企业的保护,坚持企业与市长联系“直通车”制度,加大各级财政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杜吉明建议国家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出口配额、特别是贷款融资等方面,真正对非公企业一视同仁,同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