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东生

刘永坦
东北网3月7日讯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这一尴尬的问题,已连续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的刘永坦和新当选的委员孙东生,他们从大学教师和政协委员的双重角度,就破解就业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孙东生建议
培育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是这次新当选的委员。孙东生认为,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取向、价值取向,教育和社会脱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中国发展阶段的大的格局问题,首要的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问题,现在应该大力鼓励那些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行业发展。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再不加快转变,就业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希望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创造出来。
“以创业带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孙东生认为,创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就业问题,更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创造能力的表现,要通过不同渠道,来培育创业精神。同时,他还建议,政府要营造适合创业的土壤和环境,为有创业能力和抱负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创业的平台。本报北京6日电
刘永坦建议
设置市场需求的专业
我省科技界的老委员刘永坦双院士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十分忧虑。他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逐年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他建议,加强自主办学权,开设符合市场需求、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的学科专业来解决大学生学无所用的问题。
刘永坦认为,自主办学就会使高校对培养人才的方向、目标、规格有明确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调整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高校还应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培养毕业生掌握成功择业的技巧,使他们对今后的择业路有所规划。通过思想教育以及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使大学生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其技能的全面提高,当他们走出校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还应该转变择业观,要根据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为自己准确定位。观念的转变同样是实现就业再就业的关键之举。
刘永坦建议,政府也应不断完善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新发展理念,让高校毕业生们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学有所用,敢为人先。作为劳动保障部门,要以创业培训为突破口,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培训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其成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