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唐修亭委员呼吁建设五大工程打造粮食战略基地
2008-03-07 09:35: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伟 贾辉 郭存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7日讯 “粮食安全是全世界的话题,更是13亿人口国家的永恒话题。黑龙江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果获得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一定能把‘北大仓’建设成为国家的‘大粮仓’”。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唐修亭呼吁,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千亿斤粮食生产战略基地。他说:“力争到2012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000亿斤以上,商品粮年调出量达到700亿斤以上,做到关键时刻种得出、调得动,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巨大增产潜力待释放

  近十几年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续跃登500亿斤、600亿斤、700亿斤三个台阶,去年达到793亿斤,年均向省外调出商品粮400亿斤以上。

  唐修亭代表介绍说,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探索中,黑龙江省已经感到资源是基础、科学技术和生产措施是保证、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是关键。从黑龙江省资源条件和技术储备看,要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千亿斤粮食生产战略基地有着巨大潜力。

  ——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的63.8%,增产潜力可观。如果低产田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就可增产224亿斤。如果全部建成高标准田,从粮食生产能力上就可再造一个黑龙江。

  ——有成熟的增产栽培技术和模式可供推广。在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县和场实施模式化栽培,如果栽培技术先进实用,易于接受和掌握,推广后增产幅度在46%-62%之间。

  ——具有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有利条件。耕地平坦连片,适宜规模化机械化作业生产,展现出集约化生产、高劳动生产率的强势,可以率先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

  ——有全国最大的农垦集群,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带动作用强。黑龙江省农垦耕地占全省的五分之一,目前,全省各地农垦场与地方县合作共建成效突出。

  五大工程保增产目标实施

  唐修亭代表介绍说,千亿斤目标构成包括:水稻面积4000万亩,产量400亿斤,增产68亿斤。大豆面积5700万亩,产量160亿斤,增产60亿斤。玉米面积5200万亩,产量390亿斤,增产75亿斤。小麦及马铃薯等面积1100万亩,产量66亿斤,增产30亿斤。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靠实施5大工程保证。

  建设农机化工程,推广现代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可增产粮食75亿斤。计划加快地方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加大大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的配置。

  加强水利化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可增产粮食超过88亿斤。黑龙江省西旱东涝问题比较突出,兴利除害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

  建设水稻大棚育秧工程,可增产水稻10亿斤。计划在粮食基地建设中以水稻为主,实施大棚育秧工程。

  建设科技支撑工程,可促进粮食增产60亿斤以上。以加快种子和黑土培肥为重点,加快科技工程建设。

  加强粮食生产配套条件建设和改革。加强仓贮、运力等保障条件建设;探索为广大农民接受的土地流转方式和劳动力转移途径;进一步发挥农垦集团化优势,带动地方农业生产方式的逐步改善。

  目标实现待多方扶持

  唐修亭代表介绍,在黑龙江省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生产基地,利在当地,惠及全国。首先,黑龙江省产出率高。据初步测算,五项重点建设工程总需投资652亿元,新增生产能力233亿斤全部为商品粮,斤粮投入2.8元,农民人均增收780元。其次,生态效益显著。从根本上解决中西部因旱造成的土壤退化和风沙日益恶化的问题,每年可截蓄地表水9.48亿立方米。

  唐修亭代表认为,未来五年,在中央的支持下,省里将筹措一部分资金和通过融资等方式吸纳社会工商资本,加大粮食生产资金投入,力争不断巩固和提高黑龙江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产能力。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