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8日讯(王磊 记者杜筱) 近些年,我国商业零售业促销活动愈演愈烈,方式手法不断翻新,从年初持续到年末,几乎无店不促销,无时不打折,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受返卷打折宣传活动的诱惑往返于商场,而且乐此不疲。为此,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今年的第五号消费警示,购物返卷活动存在诸多消费陷阱,消费者应正确看待购物返卷促销活动,科学理性消费。
据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介绍,返卷销售是商家恶性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商业不成熟的表现,是利用消费者贪图小利的消费心理和信息的不对称,对顾客进行的一种诱导和误导。商家用这种方式诱导消费者购物,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目的在于促销和牟利而绝不是所谓的让利和报答消费者。返卷促销存在五个主要消费陷阱:
一、返券使用陷阱。在返券的时间、空间上,给消费者设置种种限制。当消费者拿到一堆返券后,却发现大多数想买的东西往往被标上“非常抱歉,本柜台恕不参加活动”。有的柜台则是只参加返券不参加收券,有些柜台是只收券不返券,而且返券的使用受时间限制。消费者拿着返券必须赶在商家规定的时间内把券花掉,结果往往是买了一堆根本用不着的东西。部分商家返回的券只限在一定区域内使用,不能全场通用,不同额度的返券,如买200返50与返80取得的券不可通用,只能在返券额度相同的商品类别中使用。
二、返券程序陷阱。购物和返券需分别排队或分不同地点办理。消费者为凑齐返券,不得不在商场内往返奔波、循环购物,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迫使消费者最终放弃返券。
三、规避责任陷阱。有些商家借口返券商品属于低价处理商品为由,拒绝承担其应尽的“三包”义务。并以“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返卷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等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退换货自由。
四、虚假价格陷阱。返卷销售常常是以暗暗提高原商品价格的办法来销售和返卷,而这种行为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典型的容易误入歧途的价格虚假陷阱。五、凑齐差价陷阱。提高小额商品价格,使消费者难于找到合适的差额商品,购物过程变成痛苦的斗智过程。
返卷促销活动不仅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容易带来不利后果。返券促销促成了“黄牛党”的兴起。由于返券促销设置了许多消费陷阱,普通消费者不愿浪费时间、精力与商家周旋,就以私下交易、自愿结合的方式凑齐返券,这种方式给了“黄牛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经常性的返券促销使消费者无法判断商品和服务的稳定价格,失去了比较和选择的基点,知情权得不到保证,议价能力缺乏,选择和交易陷入盲区;商场之间争相提高返券促销额度,抢夺有限的客源,使商业秩序陷入怪圈,一些厂家和商家提高原价再返券,加剧了市场诚信的缺失。
此外,返卷促销还涉嫌价格误导、“变相搭售”、“捆绑销售”、违反基本的商业道德、低价倾销等很多法律问题。
现行的返券促销活动违反了诚信原则,容易形成无限循环的消费圈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容忽视。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建议行政管理部门尽快规范返券促销活动,同时建议将“明码标价”改为“明码实价”。所谓“明码实价”是指清楚、明确地标明商品的最终成交价,该价格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除一年中有限的促销时段外,应维持价格不变,以便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也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购物返卷等促销活动,警惕虚构原价格假打折,避免盲目消费,避免价格欺诈和循环购物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