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5日讯 近年来,鸡西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科学规划、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初步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础框架。
鸡西市与农垦牡丹江分局合作,共同建设拥有6大种植区、56个标准化基地的600万亩兴凯湖优质绿色水稻产业带,推行规划、标准、品牌三统一。目前,投资7500万元的国家级大型优质水稻基地项目已经启动,投资18亿元的兴凯湖等三个灌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以水稻产业带为主体,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监测面积达到310万亩,其中认证面积150万亩。虎林被批准为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基地,虎林市、密山市被确定为国家优质水稻产业示范县(市),全市经认证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75个。
成功引进娃哈哈集团、顺新龙万头种猪繁育示范中心等龙头企业,强劲拉动畜牧业发展。连续两年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畜牧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全市生猪、肉牛、羊、禽饲养量同比均大幅增长;奶牛存栏3.3万头,同比增长13%;畜牧业产值实现28.8亿元,同比增长20%。
引进、改造龙头企业,形成了米、面、油、乳、肉、酒等种类齐全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5户,其中国家级2户、省级10户。去年全市农产品加工量达551万吨,同比增长10%;销售收入实现33.3亿元,同比增长9%。
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了南瓜、甜玉米、食用菌、甜菜、北药、大白鱼养殖、农家游等特色产业。去年全市特色产业产值实现3500万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约50元。
2007年,鸡西市培训农村劳动力1.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1亿元。
依托两个对俄口岸,建设了水稻、果菜、万寿菊、甜玉米、白瓜、猪牛肉六大农产品出口基地。投资6500万元的鸡西市对俄果菜出口批发大市场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引导、组织种田能手走出去,在俄罗斯建立起20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去年,全市出口农副产品10万吨,实现贸易额37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