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6日讯 今年清明节的宣传主题是“文明祭祀、平安清明”。连日来,很多市民和读者通过本报开设的清明节专栏对文明祭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他们认为过一个“绿色”清明还得靠人们的自觉,并给文明祭祀开出了一些“良方”。
要想破除过去清明烧纸的陋习,就得选择一些文明的祭拜方式。近几年,最流行的文明祭扫方式莫过于网上祭扫、敬献鲜花和办集体追思会。吉林长春市黄龙府网上陵园负责人李义特意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非常希望黑龙江的居民到他们的网上陵园祭悼亲人,在那里人们可以建纪念馆、发表悼文、献花、到灵堂祭拜,不花一分钱,文明又环保。
社区工作者古惠若建议说,“绿色”清明要从每个人、每个家庭做起,各社区可以建立公祭堂,举办追思会,设许愿墙、“天堂信箱”或者通过放飞氢气球的方式,将已故亲人的姓名和寄语写在上面,然后统一收集处理,引导人们在家庭中进行文明的祭祀活动。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