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1日讯 省工商局围绕支持服务全省备春耕生产,在黑龙江省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执法行动。执法行动自3月15日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433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16万元。
为农资上“户口”
牡丹江市阳明工商分局推行农资留样备查制度,给在铁岭镇销售的农用物资上了“户口”:对镇上7家农资经营商店经销的5大类215个品种的农资商品登记造册、编号、录入微机,留样备查。消费者可以查到经营业户的备案情况,然后到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农资留样备查制度深受农民好评,农资经营者也同样举手赞成。
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为农资上“户口”是完善农资监管机制的措施之一。“红盾护农”行动中,各级工商局长作为“红盾护农保春耕”执法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农资市场秩序全面负责。省工商局专门成立了“红盾护农保春耕”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孟祥君任组长,局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抽调23名机关干部,组成了7个督查小组分赴全省14个市、地进行专项督查工作。辖区工商所加大巡查力度,严格检查农资商品经营者“两账两票、一卡一书”的使用和管理,全面开展了对农资经销主体资格进行清理整顿,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对未取得经营许可、营业执照的坚决予以取缔。截至4月10日,全省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1781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业户22862户,取缔无照经营农资业户295户,为广大农民营造了安全放心的农资购买环境。
重拳打击坑农害农
铁力市工商局在“2008红盾护农保春耕”执法行动中查处60吨劣质化肥,经检测,此种化肥的黄腐酸钾含量仅为0.5%。执法人员按照经销商销售台账登记的售出化肥情况逐户进行追缴。目前已退还农民化肥款3.5万元。拿到退肥款的农民说:“如果不是工商局及时查处了假化肥,我们一年的血汗就白流了”。
农民维权不出村
各级工商局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农民的维权力度。
鹤岗市工商局开展“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服务站进乡镇、进村屯、进田间、进农户、进农资经营商店活动。在80%以上村屯建立了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萝北县工商局聘请84名村委会主任为红盾护农联络员,农民实现了“投诉在家门,维权不出村,信息传递快,消费保安全”的愿望。
“农资订单”惠农
佳木斯市工商局组织名优农资企业在所辖县市、乡镇、村建立红盾护农及农资订单工作服务站,通过组织本地农资企业与农民签订责任状,实施“农资订单”,确保农资企业所经销的农资商品保质保量,减少农民购买农资消费风险,堵塞销售假冒农资的渠道。
大庆市工商局帮助农民签订“铁合同”,全面实施合同帮农、合同护农行动,制定了板蓝根、万寿菊等10多种经济作物合同示范文本,印制多份免费发放,还到农民家中指导签合同。
宣传小队进农家
据了解,自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工商机关组织有关部门和科技服务人员一道深入乡村大集和田间地头普及农资基础知识,面对面地向农民群众宣传农资商品质量知识,提供技术咨询,帮助农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