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超期使用7年范围不断扩张 阿城垃圾场逼近水源地
2008-04-14 07:42:2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金雷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讯 哈市阿城区无公害垃圾处理场在已经饱和的状态下仍然继续使用。在超限使用的7年里,平均每年210万吨的生活垃圾在这里卸倒。据供水部门介绍,目前垃圾场范围不断扩张,距离水厂取水井越来越近,阿城城区内4万多户居民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垃圾倾倒17年

  大坑变垃圾山

  阿城区唯一一处无公害生活垃圾处理场,距离城区中心约4.5公里,位于韩家糖村约1公里处的田地里。在通往垃圾填埋场的路上,随处可见散落在街道上的垃圾。车到了韩家糖村,远远就能看到一座白色的垃圾山,垃圾腐烂后产生的酸臭味扑鼻而来,令人作呕。经过17年的垃圾倾卸,原有的垃圾场已经不能胜任承载越来越多的垃圾的重任,垃圾山大约7米高,附近耕地也成了倾倒垃圾的场地。

  在垃圾场内,正赶上一辆载满垃圾的垃圾车驶到垃圾场门口处,因垃圾场的汽车通道已被垃圾占满,司机将满满一车的生活垃圾倾倒在垃圾场外的耕地上。

  司机告诉记者,这个垃圾场原来是个10多米深的大坑,可早在7年前就被垃圾填满了,后运来的垃圾没地方卸,只能倒在垃圾山周围或附近的耕地内,所以垃圾山就这样形成了,而且面积越来越大。

  垃圾靠近水厂

  威胁水质安全

  阿城自来水生产二厂日产3.5万吨自来水,负责阿城区4万多户用户供水。而这座生活垃圾场的不断扩张,已严重威胁到居民饮用的安全问题。

  据阿城自来水生产二厂水厂厂长董学俊介绍,自来水厂于1992年建成,与垃圾场直线距离为2.5公里。2005年,因为城区用户用水量增大,水厂在距离垃圾场沿途打了4眼地下水井。其中最近的一口水井距离垃圾场1200米。近年来,垃圾场不断扩张,垃圾已经堆放在距离水井不足1000米的范围内了。根据地下水的走势,垃圾场位于水厂的上游,如果地下水井打上来的水距离垃圾场不足1000米的话,水的质量很难保证。水厂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到了多雨季节,垃圾场流出的污水形成了一条污水沟,而污水沟的沿途就有4口地下水井。目前,从每天地下水的检测报告中显示,地下水还没有受到污染,但长期下去,地下水的水质安全很难得到保证。

  老鼠大量繁殖

  农户庄稼遭殃韩家糖村是离垃圾场最近的村屯,村民暴义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户。暴义告诉记者,他家的耕地紧挨垃圾场,自从有了垃圾场后,他家的玉米和黄豆产量年年减产。2006年,暴义担心种植的黄豆苗被垃圾场飘来的塑料袋压死,不得不每天去地里捡塑料袋。几个月过去了,秧苗幸好保住了,可到收割时才发现,黄豆几乎被垃圾场内的老鼠吃光了。暴义计算了一下,正常每亩地产黄豆约370斤,可那年靠近垃圾场的1亩地只收了10多斤黄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垃圾场周边的10多户农户的庄稼,都不同程度地遭到垃圾场内老鼠的破坏。为此,他们多次找到村委会和阿城环卫部门要求补偿。在近5年来,环卫部门也每年根据农户耕地的损失,补偿给农户不同的金额,多则1万多元,少至近千元。

  据阿城区城市建设局环卫处副主任王兴介绍,垃圾场建于1991年,是阿城区唯一一处生活垃圾处理场。当年根据阿城垃圾的产量,垃圾场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自2001年,垃圾场就已经填饱和了,同时也到了使用年限。

  王兴告诉记者,根据近年来统计,阿城城区内的生活垃圾年产已达到了210万吨。这远远超出这个垃圾场的处理能力。环卫部门曾多次向原阿城市政府打报告,建议另选址建一个垃圾处理厂,可一直没有结果。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