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合作社助创富工会维权协会提素质 1+3让村民心宽
2008-04-24 07:10:3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杨兴文 阴祖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4日讯 合作社助农民创富,工会为农民工维权,协会提农民素质。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独创的“1+3”管理模式,使全村农民组织化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有了“1+3”村民心放宽。

  过去穷得叮当响的新庄村,如今却出现许多让人羡慕的新鲜事儿。

  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除了有和其他村一样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还组建了农民合作社、农民工会和农民思想道德协会。不要以为这是新庄村“整景儿”,这是这个村党支部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转变服务职能的有效探索。这种新农村建设的“1+3模式”(“1”即党支部和村委会,“3”即农民合作社、农民工工会、农民思想道德协会),进一步提高了全村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生产发展和村风文明。

  农民合作社:社员贷款不用抵押

  3月28日,村民李春红、刘春光来到村委会,只在账本上签个字,会计就点给他俩各两万元贷款。

  贷款不用任何手续,这在许多人看来不可思议。原来,李春红等不仅是村民,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农民合作社社员。“社员不社员、待遇差得远”:在新庄村只要是合作社社员,就可以享受合作社提供的类似贷款这样的多种优惠。

  新庄村农民合作社的前身是农民经纪人协会。2006年,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新庄村党支部及时将“协会”注册成“合作社”。

  农业生产缺少资金,长期困扰新庄村。农民合作社就首先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资金问题入手,成立了“社内银行”。

  合作社以高于银行的存款利息,将社员们的余钱集中起来,再以低于银行的贷款利息贷给社员,基本满足社员资金需求。社内贷款从最初的30多万元,已发展到今年的150多万元。

  合作社通过“团购”农资,减少了中间环节,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仅去年春耕生产,就为社员们节省资金5万多元。

  合作社发展更让社员感到前景美好。去年,农民合作社在国家农机补贴的基础上,由部分社员入股建立了社内农机合作分社,全社社员农机作业收费优惠,农机社员则实现了入股分红。而且,在合作社内部实现了土地连片集中作业。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