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9日讯 在哈尔滨,有一个畅通在百姓和政府、党员和群众之间的特殊车辆——“纠风直通车”。它以其特有的便民、利民、快捷、高效,在开通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被称为沟通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加强行风建设的“监督岗”、不正之风行为的“举报站”。
哈尔滨市纪委、纠风办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纠风工作,设立了网上“纠风直通车”(www.harbin.gov.cn/jfztc/),该专栏集政策法规、受理投诉、收集信息、辅助决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百姓反映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问题的新渠道,党和政府倾听民声、解决民难的新平台。截至目前,群众对问题回复办理的满意率达到96%。
网上直通方便诉求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游客张先生在网上投诉,他在哈尔滨遭遇出租车宰客问题,三天后此问题得到解决,并将车费全额退给了上海的张先生。如此高效让这位上海客人深感惊讶。
为更有效地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影响经济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哈尔滨市纪委、纠风办努力探索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难的新渠道。利用网络高效便捷的载体受理群众反映问题,克服了传统来信来访的不足和局限,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诉求。
为使广大群众能充分利用“纠风直通车”反映问题,哈市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对网站的功能、作用、职能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宣传。今年初,又先后向各区、县(市)纠风办、窗口服务单位发放了一万份“纠风直通车”宣传单,各单位根据本地和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范围向服务对象进行了发放,各区、县(市)通过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和乡镇、村屯向群众进行了宣传,并在居民庭院和村委会公示栏上张贴。为拓宽诉求渠道,在开通网络投诉的基础上,开通了800免费热线电话,凡通过电话向纠风办投诉举报的,来电方一律免费。
点点滴滴的工作,彰显了党和政府纠正不正之风的决心,赢得了群众的依赖和信任。物业、住房、城管、交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陆续在网站反映出来。这些问题,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群众的所需所盼,为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提供了参考。
出口严见效快
为了尽快转办群众诉求,哈市纪委、纠风办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各区、县(市)纠风办及市直部门共79个单位建立了后台管理系统。各单位均设专人负责直通车的受理和回复工作,减少了中间环节,主管领导亲自负责督办、检查回复内容。同时,明确规定了答复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重大案件由市纪委、纠风办主管领导审批。有诉必应,认真调查,严格审批,使“纠风直通车”专栏成为一条真正的亲民热线。
2月22日,市民高先生打电话反映某人才市场拒绝将剩余的110元存档费退还给他,将此事转交市劳动局后,2月23日上午,纠风办便接到了高先生打来的感谢电话,存档费已经如数退还给他了;4月24日上午,工作人员接到一位于女士打来的电话,反映某小学教育乱收费的问题,网站将此问题转办到市教育局后,当天下午,哈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便向于女士反馈该校的收费行为已被责令禁止,并于随后几日陆续向家长退还相关费用,于女士在网上留言,赞叹“直通车”的高效务实。
阳光运行难以敷衍
如何让“直通车”在阳光下畅通无阻?哈市纪委、纠风办在工作中探索出多种监督形式有机结合的工作方法。为让受理问题部门无法敷衍,促进群众反映问题的落实,哈市将领导监督、工作监督、考核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市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亲自上网查看各部门回复情况。市纠风办在工作中采取了网络督办、电话督办、听取汇报等形式开展监督,限时办结。将“纠风直通车”工作情况,纳入到行风评议工作考核之中,将问题办结情况,不涉及秘密的,均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1月14日,一位市民反映呼兰区客运站卫生间收费的问题,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立刻转发市交通局调查处理,市交通局责成呼兰区交通局严肃查处此事。三天后,市交通局回复表示,从18日起该客运站将停止收费。但2月16日又有市民反映呼兰区客运站卫生间仍然在收费,工作人员迅速电话督办市交通局,要求其立刻严肃处理此事。几天后,市交通局回复的处理情况是该客运站立即停止收费,免去该客运站六名领导的职务,并承诺今后将加大监管力度,发生违纪问题立即严肃处理,决不迁就姑息。
高效务实、真心为民的工作作风,把“纠风直通车”带进了“快车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将在这个城市中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