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防汛形势严峻:中小河流不设防堤防工程不达标
2008-05-31 09:59:26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张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31日讯 记者在哈市防汛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哈市防汛工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悉,哈市已经10年没有出现大汛情,今年发生大汛的可能大增,哈市今年防汛工作面临多重严峻挑战。

  据悉,哈市主城区江南24.31公里堤防整体防洪能力只有50年一遇,群力堤防在建尚未封闭。江北堤防除前进堤整治段、松浦堤改线段为50年一遇防洪标准外,其余堤防只有10到20年一遇。松浦排灌站和前进堤扩建段存在严重险情,威胁城市度汛安全。受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顶托作用影响,江水流速变缓,洪水下泄不畅,城市堤防将长时间经受高水位考验。哈市沿江各县(市)堤防尚有险工弱段65处,1998年大水后消险加固工程也还未经大洪水考验。全市有三分之二以上中小河流没有设防,已设防的中小河流绝大部分堤防只有5到10年一遇标准,穿堤建筑物也不配套,砂基砂坝遇有暴雨极易成灾。全市186座水库中的70%为病险库,628个村屯易受山洪灾害,各地防汛抢险物资储备量普遍不足。

  此外,哈市城区江段陆续兴建了绕城高速松花江上、下游公路大桥等多座路桥,联合壅水作用增大。市区上游行洪宽度8到10公里,下游6到10公里,而市区最窄处仅为1到1.5公里,对行洪产生严重影响。超标准洪水分蓄洪措施实施难度也很大,按照城市防洪规划,发生100到200年一遇洪水主要依靠上游胖头泡分蓄洪措施来解决,但该分蓄洪区仍处于规划阶段,近期无法实施。超200年一遇洪水的“松北西线分洪方案”,随着松北区和利民开发区的建设,实施有困难。

  据介绍,为保证哈市今年安全度汛,各地将抢抓主汛期到来前的有限时间,加快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确保主体工程在主汛期到来前达到设计标准。要加大河道清障力度,全面做好西泉眼水库维修加固和群力、呼兰河、三家子等在建工程的度汛工作。对群力堤未封闭段、大顶子山库区堤防、松浦排灌站、前进堤弱段、东部涝区堤防临时排水口、依山堤防姜家和宏克力堤防江南涵闸等重点险工和重点部位,指派专人负责死看死守,做好应急抢险准备。保证内河行洪畅通,落实入江口附近和沿河两岸危险棚户区人员转移安置预案。

  此外,各地要保证江河堤防每公里备土2000立方米,重点堤段、险工弱段每公里备土4000立方米,并备一定数量的砂石物料,满足抗洪抢险需要。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随时抽查各地防汛值班和责任人上岗情况,对发现脱岗、漏岗行为的将予以通报,对工作不负责任、组织领导不力、失职渎职的将进行责任追究。

  目前《哈尔滨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已经修订完毕。哈市已投入资金3.3亿元,投工150万个,修复各类水毁工程113处、加高加固中小河流堤防86公里、疏浚河道23公里。同时,启动了西泉眼水库维修加固和群力、三家子和呼兰河堤防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5.06亿元。5月中旬开始,哈尔滨市水务局对各区、县(市)进行了防汛大检查。哈尔滨市防汛部门比去年同期提前10天开展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并且各种防汛物资也在紧张储备中。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