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7日讯 现代高端服务业的一根动脉,对信息技术具备强大承载力,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吸纳就业的高地……这些元素促使服务外包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16日举行的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与会学者与专家面对这一产业蛋糕直抒胸臆:整合资源,多方出击,应是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当下之计。
外包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服务外包业发展空间巨大。当今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大约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商务流程,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在3000亿至5000亿美元之间,并将在未来若干年内继续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
“我们发包的选择对象不仅仅是黑龙江,也不仅仅是全中国,而是全世界。”日本NEC信息官语重心长的告诫,不能不让本地与会者心生紧迫感。如今,全球主要的发包国家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接包国家主要是印度、爱尔兰、中国等。尽管中国有优良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面对全球范围内服务外包产业的蒸蒸日上,已具备了接包的种种优势,但面对服务外包产业瞬息万变的态势,仍不能高枕无忧。
整合资源营造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决定服务外包产业的生死存亡!”论坛上,美国奥兰治郡交通管理署首席信息官比尔·茂语出惊人。他解释说,竞争力综合体现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资源的总体实力。致力于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黑龙江,要提高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流动和优势互补,形成整体效应。
论坛上,来自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同了黑龙江省于2006年组建的服务外包产业联盟。该联盟现有62家服务外包企业成员,联盟内员工达3450人,并在继续发展壮大。这解决了黑龙江服务外包企业地域分散、个体规模小、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偏低的问题,为提高外包服务企业协同作战和整体作战能力,打造龙江服务外包产业品牌蓄积了能量。专家建议,应尽快打造适于服务外包产业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与会者提出,目前黑龙江省乃至中国的人才结构属于“橄榄型”。应整合教育资源,培养专业人才,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素质和实用型人才,建设既有高端人才,又有高素质基层从业者的人才结构。
前美国洛杉矶郡首席信息官富林威德提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集优越地理位置、优惠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服务和完备孵化功能于一身的产业园区。按照这样的概念,黑龙江须整合园区资源,形成集聚效应,以打造强有力的竞争力。
日本、欧美、国内发达地区为“主战场”
“日本、欧美及国内发达地区3个市场,应是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眼光的投放点,以带动黑龙江省整体产业升级。”论坛上,业内人士探讨龙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方向。
与会者认为,日本企业在黑龙江省设立了众多分支机构,黑龙江发展对日服务外包具有独特的基础。另外,欧美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外包业发包方,是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主战场。抢占这一市场,将最终决定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胜负。黑龙江省还应借助哈大齐工业走廊优势,抢占国内服务外包市场,其优惠的政策、充沛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将成为黑龙江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