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9日讯 逢遭突变,以稚嫩双肩挑起家庭重担;自强不息,体育天赋终崭露头角;奋斗不息,在实现芳菲理想后,开启人生全新篇章。展望北京2008,她仍然充满无限期待。姜丽丽成长于一个普通农村的四口之家,自父亲因车祸致残后,她坚强地和妈妈一起扛起了家庭重担。既要照顾爷爷、爸爸,又要努力学习,她冷静地接受,现实地面对。让人钦佩的是她不仅没有放松学习,更以执着的毅力选择了体育作为终身的追求。当别的孩子无忧无虑地吃着零食的时候,姜丽丽在运动场上奔跑;当别的孩子合上书本准备休息的时候,姜丽丽却打开破旧的台灯准备夜读……命运多舛,而意志弥坚,她在体育方面的才能渐渐展现,并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06年,她在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二届秋季田径运动或中获得高中组女子跳远第一名、4×400接力团体第二名、跳高第三名的好成绩。成绩的取得让她加深了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对体育的不懈坚持也锻炼了她的体魄,坚强了她的意志,对体育精神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朦胧中,她向全人类最高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投向了憧憬的目光。200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庆师范学院体育系,专业学习健美操,向她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很难想像,在运动生涯的最初阶段,姜丽丽险些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与高强度的训练而与体育"失之交臂"。如果不是当初那一份对体育不悔的执著,如果没有那一份对健美操与身俱来的灵气与天赋,也许我们就不会看到今天这个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姜丽丽。
实际上任何荣耀与辉煌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数的阻碍与波折。正是这种种磨难成就了姜丽丽在体育之路上的成功与辉煌。摸爬滚打,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带病训练,高烧达到39度。挥汗如雨她不觉得苦,汗流浃背她不觉得累。年终测评,她各门成绩均名列前茅,并在学校举办的职业模拟竞赛中获得三等奖;2006—2007学年他获得二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与此同时,在校、系学生会均担任重要职务的她,也凭优秀的专业技能多次到大庆市各单位、学校担任各项运动会的裁判。2007年10月21日,她又帮助组织了“联想奥运火炬助跑手”大庆赛区选拔活动。在此之前,她已经以出色的学习成绩、扎实的专业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脱颖而出,成为大庆市唯一一名大学生火炬传递手。既是学生干部,又是火炬手,有了这样的双重身份,她把体育系当作了宣传奥运、普及奥运知识的最好平台。她组织过奥运知识竞赛,她组织过支持奥运签名……
这就是姜丽丽,一个热爱体育、回馈体育的女大学生。我们期待她擎起"祥云"火炬的一刻;共同见证她期待已久的那一份08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