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东北林大博导王传宽教授:累是对自己的考验
2008-07-10 10:23:28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从7月5日起,本网将陆续推出在哈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先进事迹。他们刻苦钻研或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或推动了学科建设,或在产学研上取得了突破。他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黑龙江省各方面人才的精神面貌。希望各类人才从中汲取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东北网7月10日讯 题:“累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记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传宽教授

               记者 顾硕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传宽教授

  “累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也正是这种考验才让他更多地拥有了学生对他的尊敬和喜爱,才让他更多地收获了书本、课堂、实验室以外的愉悦和欢乐,这句话早已成为了他的座佑铭。他就是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科带头人,2007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传宽。

  提起王传宽教授,人们会异口同声地用“工作态度严谨、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广博”去形容他。多年来,王传宽教授在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学科和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和可喜的成果。同时,他潜心钻研、敢于攻关的科学精神和不慕虚华、淡泊名利的学者风范,更博得人们的敬佩。

  教书育人成绩显著

  2004年,王传宽教授回国后,每学年都要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讲授《普通生态学》、《生态学专题》、《生态学进展》等核心课程,而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授课艺术也深深吸引着众多学子。每到王老师的课,教室内座无虚席,很多学生只能站着听课,以至于后来学校将原来的能容纳100人的教室,换成了一个能够容纳200人的大阶梯教室,以保证更多学生能听到他的精彩授课。

  多年来,不管多忙,不管多累,王传宽教授始终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头,始终关注着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无论工作有多忙,无论身体有多累。他坚持师生互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在科学中学会做人,在学习中成长,在历练中成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勤奋向上、尊重他人、自立自强的高尚品德。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究竟为学生洒下多少汗水,究竟为教育事业付出多少艰辛,这对于王传宽教授来说永远是个未知数。


 

  学科建设功不可没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创建于1952年,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并为我国生态学和林业行业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但由于近期学科队伍的新老交替和人才流失,使得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困难,甚至危机。王传宽教授回国后,担任了生态学科带头人,他立足实际,大胆改革,精心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谋篇布局,规划未来。于2006年顺利地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滚动评估。

  目前,学科梯队稳定,学缘结构合理。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助教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8%,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跨世纪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王传宽教授自1987年以来,一直从事森林生态学、森林水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他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期研究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等18项,参加美国加拿大合作项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日韩前瞻合作研究项目各1项,获得科研经费1600多万元。

  近期,在国内外该领域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篇,SCI收录21篇,累计影响因子62,被引用次数402次,H指数11。

  学校注重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东北林业大学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的人才观,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学校制定了“名师英才”工程计划,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家有重大影响、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名师。学校还设立了“重点岗位津贴制度”,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任何人只要完成了学校设置的岗位目标,都可以领取相应的岗位津贴,鼓励高水平教师多出精品,多做贡献。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