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上半年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9%
2008-08-07 07:07:4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曲明珠 单连君 王方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7日讯 油价上涨,煤价上涨。在能源价格一片上涨声中,哈尔滨规模工业能耗大幅下降。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在实现增加值237.4亿元,增长16.1%的同时,单位增加值能耗却由去年上半年的2.2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吨标准煤/万元,同比降低9%,是年初预期目标的2倍,降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这一涨一降的背后,哈尔滨全力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步伐愈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让我节能”到“我来节能”

  更换一个小小喷油头,电站锅炉点火油耗下降的速度就达到两位数。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的一次“节能小革新”让这个耗能大户受益匪浅。过去,他们使用普通喷油头为锅炉点火需耗油150吨,而换装微油点火喷头后只需12吨油。

  这家哈尔滨市目前电力产出最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节能工作过去他们年年抓,近年这项工作的力度更大了。因为各级政府对节能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激发了他们采用节能技术的积极性。近年来,在充分利用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的同时,哈三电厂自筹近2亿元资金,实施了60万千瓦时机组汽轮机通流等多项重大节能技改项目,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正是由于市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干预,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节能工作由过去的“政府让我干的任务”变成了“我自愿干的工作”。

  去年以来,哈尔滨市建立了节能专项资金,推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和经济杠杆部门向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项目倾斜。年底又向企业投放了省节能减排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630万元,用于余热余压利用、生产废料的回收再利用等11项技改项目。同时,市经委等部门通过积极上门认定等措施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使147户企业获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得到国家免税上亿元的税收政策支持。

  在政策、措施助推下,节能正在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市统计局何正轴处长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全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节能计划投入为7.8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的速度更是喜人。今年上半年,余热利用、煤矸锅炉等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哈尔滨市热电联产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等28家热电联产企业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达到42%,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政策高压下“五小”企业打“白旗”

  “‘节能新政’真是威力巨大。”提起国家对高耗能企业的差别电价等能源控制政策,哈尔滨市一位官员感触颇深。

  高能耗的“五小”企业屡遭打击却“死而复生”曾是让管理部门头痛的难题。可自从哈尔滨市严格执行国家的“节能新政”后,许多“五小”企业纷纷打出“白旗”。不久前,有关部门对列入国家限制用电目录的8户高能耗企业检查时,发现其中5户已自行停产。

  严格执法,严密管控。作为节能重要举措,哈尔滨市连出“重拳”打压高耗能行为。以国家、省、市产业政策为依据,全市在多个领域严格淘汰高能耗的落后生产力。去年淘汰了多户企业落后产能,其中,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拆除了4台25兆瓦发电机组,其节能效果已开始显现。今年起哈尔滨市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陆续淘汰了10户企业的落后产能。

  历史上形成的工业布局使能耗集中在哈尔滨市少数几家企业,其能源利用状况关乎全市节能工作的成败,它们也成为有关部门重点管控的对象。明确指标、明确责任、明确奖惩,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等哈尔滨市4家能耗大户积极采取各项节能措施,今年计划投入节能资金6.6亿元,接近于哈尔滨市重点能耗企业2006年以来节能投入的总和。巨大的投入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今年上半年,这4家企业节能水平大幅度攀升,单位产值能耗达到1.9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7.7%。

  筑高节能审批门槛,是哈尔滨市强化节能工作的又一“杀手锏”。今年,哈尔滨市通过依法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从项目立项审批关口堵住高能耗项目,从源头上把住了“节能关”。

  28个大行业节能降耗取得成效

  扶持引导,严管重压。哈尔滨市这套刚柔并济的节能“组合拳”终于镇住了“耗能老虎”,在占全市能源消费量70%的工业领域,能耗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统计数字表明,今年上半年在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所分布的36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实现节能降耗。其中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农副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专用设备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等、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6个行业能耗降幅达到10%以上。

  统计数字还表明,今年上半年哈尔滨市高能耗行业产值同比增长8%,而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只增长2.9%,大幅低于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速。

  哈尔滨在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喜人的一步。

  ●短评

  疏堵并济显成效

  节能降耗,是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课题,对各级政府而言是硬任务,对企业而言也是硬任务。如何完成好这一硬任务?哈尔滨市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疏堵并济的方式,调动了上下两个积极性,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效。

  疏堵并济是个好办法。一方面,严格执法,严密管控,“重拳”打压,把能耗不达标企业在审批时就拒之门外,让“五小”企业之类的高能耗企业打出“白旗”,促耗能大户采取措施坚决把能耗降下来;另一方面,运用政策杠杆,实行资金支持,让企业在节能降耗中得到效益、尝到甜头,从“让我节能”变为“我要节能”,让节能降耗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一疏与一堵的灵活运用,让上下两个积极性和谐共振,让节能降耗成为全市上上下下的共识和共同行动,这将进一步促进哈尔滨市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