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1日讯 8月8日夜,当奥运圣火腾空而起、照亮北京的夜空时,记者感受到的不仅只有奥运会带来的激情。这一天来,记者的所见所闻,着实让人感动。
提前8小时鸟巢外占位置
虽然开幕式要在20时举行,但在12时左右,鸟巢周边就开始有群众聚集,“这么早来,就是为了占个好地方。”家住海淀区的赵先明上午11时就从家里出来了。“没买到开幕式门票,但我还是想来看看,看看鸟巢,看看焰火。人家都说,焰火在鸟巢外看效果最好,所以我就先来占个好位置,晚上一家人都会来。”
数万观众井然有序入场
其实,在距离开幕式还有5个多小时之前,鸟巢的观众入口处早已聚集了不少观众。16时,当众多中外观众开始入场,在入口处,就有志愿者们手持喇叭,用普通话和英语向大家讲解入场注意事项。北京奥运交通安全协调小组的工作人员还不时向前来检票的观众了解交通情况。这个细节,让记者感受到了北京奥组委工作的细致。
虽然在观众入口处,每个队伍都排起几百米的长龙,但是记者并没有听到有观众抱怨,一切都是井然有序。而记者的安检则更为简单,仅在主新闻中心的媒体班车站进行了一次安检,就畅通无阻地进入了鸟巢,并且停车点离记者坐席区很近。
9岁小孩独自看开幕式
8日晚上,来自黑龙江的9岁小朋友常明进入了期盼已久的鸟巢,等待奥运会开幕式的到来,手中的开幕式门票已被汗水浸湿了。
因为只有一张开幕式门票,常明只好独自进了鸟巢,“爸爸、妈妈在外面等我呢。”常明告诉记者,爸爸妈妈本来有些担心,与他商量不来看了。“可是,我一定要看。”别看常明小,说话却像个小大人。
观众都有一个“百宝袋”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工作人员为每位观众在座位上准备了一个北京奥运“百宝袋”。袋内的小礼物实用美观,用祥云图案和五个福娃精心点缀,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道。除了带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小旗以外,开幕式工作人员还为观众准备了介绍开幕式的小册子、丝巾、手电筒、象征五环的微笑圈和雨衣等。
每到精彩处,现场观众就拿出手电和闪光棒挥舞起来。看台上顿时变得星光点点,色彩斑斓。
互动引导员带动观众热情
在现场的看台上,随着开幕式表演的不断进行,一会儿五彩星光闪耀、一会儿白光直发射向场中,一会儿人浪高过一浪,一会儿国旗、会旗交相摇动……这一切动作指挥者是500名互动指导员。
这些青春靓丽的互动指挥员志愿者,用语言与动作与10万观众互动,带动现场的热情,向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和观众传递友谊。正是在他们的指导带动下,让现场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4小时收到20余张信息单
记者注意到,开幕式的记者坐席区不仅占据了极佳的观看角度,而且非常大,上中下三层,几乎能容纳数千名记者。由此可见,本届奥运会对媒体记者的重视。
另外,从记者坐下后,就不断收到志愿者送来的各种信息通知单。从各国、各地区的旗手感言到开幕式执旗手信息、火炬手信息、宣誓运动员裁判员信息以及各位领导人讲话原文应有尽有,可为现场记者帮了大忙。
“不好看就走”的记者坚持到最后
8月8日的北京极为闷热,夜晚同样如此,坐在看台上,所有人都挥汗如雨。因为到得早,一位记者朋友就说,如果开幕式不好看,他不会在看台上多坐一分钟。最终他一直坐到结束,然后和其他人一样浑身湿透地离开。“真是非常好看,太精彩、太让人震撼了。我怎么能走?”他一边抹汗一边说。
事实上,下了记者看台,就有一个供媒体记者休息的平台,这里要相对凉爽些。但是记者注意到,很少有人在这里停留,一方面是为了工作,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开幕式表演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