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11日,黄玉斌在奥运火炬传递哈尔滨站中传递火炬。 荆天旭 摄 |
东北网8月13日讯 第一次见到中国体操队总教头黄玉斌,还是在七年前。当时,他率领着弟子来哈参加体操世界冠军挑战赛,深不可测的酒量和爽朗的性格,让很多第一次接触他的人都评价“一看就是咱黑龙江人,走了那么多年,都没变。”
最近一次见到黄玉斌,是7月10日,作为三星公司的火炬手,黄玉斌再次回到家乡,作为第14棒火炬手参与火炬在哈尔滨的传递。七年间,中国体操经历了雅典奥运会的惨败,黄玉斌也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这次见面,虽然时间不长,话语不多,但记者可以明显感觉到他身上的压力。今年,黄玉斌刚步入知天命的年龄,但头发白了很多,他说,如果北京奥运会体操队能打个翻身仗,白头发再多也值了!
按理说,回到家乡传递火炬,应该是很放松的事情,但黄玉斌却一点也放松不下来,和记者聊天时,他说:“我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啊,虽然回来传火炬,但我的心在北京的训练场上。”这次回哈尔滨,黄玉斌只停留了24小时,这期间,即使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他的手机也是开机的。黄玉斌说,那两天,主力队员每天都有训练课,他最担心的就是主力队员受伤,手机24小时都不敢关,就怕有突发情况。和记者聊天时,归心似箭的心情,时时写在这位总教头的脸上。
北京奥运会是黄玉斌第五次带队出征,他也从“少帅”变成了“老帅”,按理说,他已是身经百战了,不该有这样的压力,但黄玉斌坦言,这次奥运会的压力太大了,每一天都有压力,自己感觉满身是包袱,“只能好,不能坏”,而且感觉“承受不住了”。黄玉斌向记者透露,每次大赛,他的手都要脱一层皮,因为每个队员做每一个动作,他都紧张,手心就会出汗,时间久了,手就脱皮。
黄玉斌说,这种压力是无形的,“中国首次承办奥运会,这就是最大的压力,还有体育总局定的金牌指标、老百姓的期待等都会带来压力。”
12日,中国男团夺得奥运金牌,当小将邹凯从单杠上稳稳落下,黄玉斌兴奋地站了起来,挥拳庆祝,眼里满含泪花——四年的压抑,此时终于得到了释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更是感慨万千,“我要谢谢这帮队员,这四年太不容易了,别看我头发都白了,但只要拿到了这个冠军,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