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9日讯题:“天保”十年看林区系列报道之五:十年“天保”新山河
孙景辉 张旭光 记者 高长利
十年“天保”,重塑新山河。
山河屯林业局,拥有113年开发史、60年建局史,在森工系统中是屈指可数的“百岁老局”。十年来,面对可采资源锐减,经济形势日趋严重的考验,山河屯林业局以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进百岁老局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了一场大上替代产业、实现强企富民的翻身仗。
堵漏洞,增效益。在木材生产上,山河屯林业局改革传统经营模式,2004年开始实行生产、储存、销售一条龙微机数字化管理,堵塞了木材流通领域效益流失的黑洞。特别是2007年开始,木材生产由新组建的林业经营公司一家管理,林业局按指标向经营公司要效益,奖罚分明,调动了木材流通战线员工的积极性,高线突破了林业局下达的售价指标,较往年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
依靠地域、资源优势,替代产业唱起了“主角”。2003年,山河屯林业局投资3200多万元改扩建哈尔滨三木制药厂,当年顺利通过“GMP”和“ISO9001”两个认证。现已拥有国家批准药品38个品种,其中风寒双离拐、羚羊感冒片等成为主打产品。扩建以来,累计为企业上交利润731万元,上缴利税252万元。药厂的壮大发展,拉动了山上林场所职工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平贝、五味子等地产药材的采集、种植、加工,为林区职工换回大把的钞票。
找市场、闯新路,林区人把目光放得更远。原林业局第二贮木厂——储运公司不等不靠,发动职工集资、向上争取贷款、林业局给予优惠政策,于本世纪初成立了以加工冷冻白条鹅、甜玉米为主要产品的冷冻加工厂,年产速冻玉米1000多万穗,实现利润百万元。2007年末,企业通过“QS食品认证”,取得了打入国际市场的“出门证”,甜玉米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企业得赚头,职工得甜头。冷冻加工厂与山上林场所的800多户种植户签订甜玉米种植回收合同,种子、农药、技术、回收一条龙服务,“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使得林场职工吃上“定心丸”。玉米种植户年均收入万元以上,是传统作物效益的1.5倍;甜玉米收购季节,500多名季节工、临时工参加甜玉米生产,都能收入1000多元。如今,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厂房面积由扩建到4650平方米;冷储容量由1200吨达到了3500吨。
![]() |
磨盘山水库一角 |
保护生态,主动停伐,为哈尔滨市民提供“健康水”。哈尔滨的水源地——磨盘山水库上游有林地面积11.23万公顷,占山河屯林区林地总面积的62.6%;林木蓄积量780万立方米,占林区林木总蓄积量的52%。
为保护这块重要的水源地,林业局停止了对磨盘山水库上游林木的采伐。将年木材产量9.8万立方米调减到3万立方米,调减了近7万立方米。仅此一项,林业局减少木材销售收入6000万元上,是同期木材销售收入的67%。
“停伐,给山河屯林业局带来很大经济损失,但继续采伐下去,将会对磨盘山水库的水量和水质构成严重威胁。”山河屯林业局局长王礼堂说,“这是一笔很简单的生态效益账。磨盘山水源地上游年产木材7万立方米,需要采伐胸径20厘米以上的树木25万株,按每株树木年均蓄水量0.5吨计算,如果采伐25万株将会减少森林蓄水量500吨左右,如果不采伐,就保住了这500吨水量。”
为了哈尔滨市民的饮水安全,林区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大规模调减采伐量,意味着将有2000名林业职工面临转业。王礼堂说:“但这与哈市38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相比,牺牲我们一个小小的林业局,值!”
![]() |
“全国摄影创作基地”2007年6月在山河屯林业局揭牌 |
大山深处有美景,美在深山有人识。有“龙江第一峰”之称的凤凰山,景区总面积5万公顷,是省内惟有的高山大岭密集区,有东北最大的“空中花园”、稀有的高山湿地、壮观的高山石海和北方罕见的大峡谷瀑布群。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峰有89座,凤凰山主峰海拔1690米,被誉为东北第一大山,2002年11月份,凤凰山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4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末,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命名为东北唯一“全国摄影创作基地”。
![]() |
摄影界人士在凤凰山创作 |
走生态路,发旅游财。为推介宣传凤凰山,林业局投入2000多万元,为景区修路、建停车场、环保公厕、环保垃圾箱,擦亮了“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这张“名片”。为了保持凤凰山的特色,林业局将采伐量一降再降,从几万立方米降到几千立方米,林场职工的收入降到了低点。但林区职工毫无怨言,一魏姓职工说,“砍树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全社会都应支持我们规避这种愚蠢的行为。”
![]() |
凤凰山大峡谷 |
如今,美丽的凤凰山因其景观优美、环保生态被世人瞩目。凤凰山冰川雪谷游、林海雪原穿越游等线路日益火爆。景区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万多人次,凤凰山经营所及其相应旅游服务的职工家庭年收入更是达百万元以上。生态与旅游的完美结合,成为拉动林区经济的又一新兴“朝阳产业”。
![]() |
凤凰山大峡谷中的原始森林 |
倏忽十载,山河“老屯”旧貌换新颜。人工造林面积增加、森林扶育增加、封山育林增加、人工促进更新增加,加大营林生产和退耕还林力度,保护了森林资源。截止2007年底,实现25年无森林火灾的可喜目标。林区职工生活在花的世界、绿的海洋,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绿水青山。
![]() |
凤凰山顶神奇岳桦 |
十载沧桑与辉煌,述说着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山河屯林区结束了效益亏损,年年吃探头粮的历史,初步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被动局面;结束了独木支撑,接续产业难成规模的历史,初步构筑了产业结构的新格局;结束了环境“脏、乱、差”、系统内排名滞后的历史,初步改变了局场址的环境面貌;结束了上访不断、人心混乱的历史,初步保持了林区社会的政治稳定。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凤凰山脚下的山河屯林区人不断创造着一个个新的奇迹,像凤凰一样展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