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8月20日电 北京奥运会各项比赛激烈进行,在为运动员喝彩的同时,伊春市也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人们以不同的形式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
每天,在公园、广场,社区、景点等公共场所,足球、篮球等体育场地上,都能看见众多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市民。他们或挥起扇子翩翩起舞,或舞起太极柔中带刚,或跳起健美操燃放激情。在美丽的北山公园,大家尽情地享受着绿树成阴的惬意;在健身器械齐全的健身广场,市民一起运动,尽情挥洒汗水,愉悦地体验着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在市中心区北大桥沿河两岸,人们结伴散步晨练,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清新空气……全民健身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将轮滑运动进行到底
在林都健身广场,有一支矫健、灵活的轮滑队伍,成为广场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经常在这里玩轮滑的张先生说,他的轮滑技术是孙子传授的,今年10岁的小孙子每天都要玩轮滑,怕孙子一个人不安全,所以他每天都陪孙子一起到健身广场,时间久了,自己不知不觉也爱上了这项运动,于是就买来轮滑鞋,在孙子的指导下每天练习。刚开始的时候,总是站不稳,没滑几步就摔跤,等逐渐掌握技术后,就开始练习花样轮滑,现在,祖孙二人在轮滑中找到了乐趣,相互配合得十分默契。张先生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更增加了他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的信心,他要把轮滑这项运动进行到底。
据了解,我市轮滑协会于今年7月27日成立,这意味着我市的轮滑爱好者有了自己的组织,有84人成为协会会员。
快乐门球强身健体
在市体育局的门球馆,活跃着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把打门球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定期组织比赛,和外地市门球爱好者打比赛,在交流经验的同时,丰富老年生活,达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的。
据了解,我市的门球运动发展得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老年人自发组织门球活动,当时没有场地,就在老年大学的室内打门球,1998年市门球协会成立,现在已有队员280多人,仅市中心区就有11个门球场地。他们当中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其中有国家一级裁判5名。
今年81岁的袁树山老人可谓是门球协会的“元老级”人物,别看老人年纪大,但是手脚灵活,目光敏锐,打起门球沉着冷静,手脚活动自如。袁大爷打门球已经有20几年了,他说,这项运动不仅练习脑力,而且促进手脚灵活,他不仅自己打门球,还动员老伴一起玩。老伴丁素珍自从打上门球后,球友就送给她个外号,叫“丁一天”,因为丁素珍特别爱好这项运动,而且一打就是一天,早晨出门打球,中午就在球馆附近吃饭,下午继续玩。1994年,丁大娘的腿骨折了,住了半年医院,出院后,丁大娘一直坚持打门球,现在腿恢复得非常好。
水中畅游劈波斩浪
劈波斩浪,畅游在碧水间,这是许多游泳爱好者的心愿。今年夏季,游泳唱响了我市全民健身的主旋律。“迎奥运爱家乡百人畅游黑龙江”等活动让游泳爱好者从中体验到团队精神,拼搏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每天清晨,游泳爱好者们早早地来到市中心区伊春河,在岸边做好准备运动后跳入河水中,开始愉快地河中畅游。他们相互鼓励,游得快的照顾慢的,年轻一点的照顾岁数大的。在这群游泳爱好者当中,一名失去右臂的残疾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游泳爱好者刘震,刘震自小失去了右臂,但是他却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在运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风筝翱翔天空绚丽
在市中心区伊春河岸边和水上公园,人们经常能看到一只只美丽的风筝随风摇摆,犹如一道彩虹,划过美丽的天空。五颜六色的防火宣传标语随着风筝的起伏飘扬在天空。这是市风筝协会的会员们正在宣传护林防火。
据了解,市风筝协会成立于2006年10月12日,由放风筝爱好者自发组织,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促进和谐、服务社会为宗旨。每年春秋“两防”的时候,都通过放风筝来宣传防火工作。![]() |
门球协会的会员正在打比赛
全民健身形式多样
据了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跑步、登山等活动遍布各地,三五成群的市民在林城的街头巷尾进行户外活动,拳、操、剑、舞和秧歌等自发组织起的健身活动团体,在社区、广场随处可见,市民积极地投入到全民健身的热潮中。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的群众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市领导亲自担任各类协会名誉主席,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投入部分资金改善群众健身设施,近5年来,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使群众健身活动条件明显改善。
我市体育民间组织数量快速发展,据统计,到2007年,经民政局注册登记的体育协会有冰雪协会、老年人体协、农民体育协会、残疾人体育协会、乒乓球协会、钓鱼协会、篮球协会、门球协会、武术协会、气功协会等13个。在今年迎奥运之年,相继成立的协会有游泳协会、轮滑协会、羽毛球协会等。太极拳协会、钓鱼协会、冰雪协会、围棋协会、篮球协会、门球协会、气功协会等体育民间组织,培养了200余名不同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余名各类体育项目裁判员,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市民在健身